險
拼音
xiǎn笔顺
㇌ 丨 丿 ㇏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丿 丶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xiǎn的字 拼音为xian的字基础解释
见“险”。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險-中華語文大辭典險险ㄒ丨ㄢˇxiǎn1.險要;難以通過。[例]地~人稀|~峻|山高水~。2.險要而難以通行的地方。[例]據~死守︱天~。3.心地狠毒;險惡。[例]陰~|奸~|~詐。4.危險。[例]驚~|~情|~象環生。5.危險的情況或境地;可能遭到的災難。[例]脫~|冒~|保~|風~。6.表示差點兒就(發生不如意的事),相當於「險些」。[例]~遭不測|~中埋伏。
險-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357.【險】
地勢不平坦,難以通過。左傳成公二年:“苟有險,餘必下推車。”楚辭離騷:“路幽昧以險隘。”又山鬼:“路險難兮獨後來。”
引申爲險要的地方。孟子公孫丑下:“固國不以山溪之險。”賈誼過秦論下:“繕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
注意:上古漢語“險”字很少當“危險”講。禮記中庸的“小人行險以徼幸”,也還是以險阻作比喻。後代才
引申爲危險。
〔險阻〕崎嶇的地方。左傳成公十三年:“跋履山川,窬越險阻。”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至,漢軍畏楚,盡走險阻。”
又用於抽象意義。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二艱難。荀子榮辱:“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險。”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ǎn
1、[風險]fēng xiǎn
可能发生的危险。茅盾《子夜》二:“你看这件事有没有风险?”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咱们 陕北 人民为了自己部队消灭敌人,什么风险的事都敢干。”亦泛指危险。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店老板躲过了风险之后,逃回来了。”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一回:“说时,皮鞭在 王臭子 身上、头上,好像捶泥一样的响起来。这等风险,王臭子 却还是头一次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