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
拼音
zhàng笔顺
㇌ 丨 丶 一 丶 丿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阝”的“了”曲弯自然,宜短,竖画正直。“章”横画平行、均匀,上部中横要长,下竖正直。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zhàng的字 拼音为zhang的字基础解释
1.阻挡;遮掩:~碍。~蔽。 2.用来遮挡、阻隔的东西:风~。屏~。详细解释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同本义
障,隔也。——《说文》
蕃隔曰障。——《通俗文》
陂障九泽。——《国语·周语》
障大泽。——《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
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吕氏春秋》
又如:障翼(遮挡掩护);障距(阻隔,壅蔽);障塞(阻塞不通);障隔(阻隔)
阻挡;拒绝
令而不行,谓之障。——《管子》
又如:障海(阻挡水流入海);障壅(阻挡);障遏(阻挡,阻止);障害(阻碍,妨碍);障故(障碍变故)
遮挡;遮蔽
而障之以手。——《淮南子·精神》。注:“蔽也。”
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 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南齐书·刘祥传》
障隙处。——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障日(遮蔽太阳);障覆(遮蔽覆盖);障蔽(遮蔽;遮盖);障袂(扬袖遮日);障庇(遮蔽庇护);障袖(以袖遮面)
佛教用语。烦恼
能碍圣道,说以为障。——《大乘义章》
又如:障恼(烦恼);障难(烦恼苦难);障盖(烦恼)
古时边塞上险要处用以防捍寇盗而另筑的小城
障,小城也。——《苍颉篇》
为置吏筑障。——《汉书·朝鲜王满传》
居一障间。——《史记·酷吏传》。正义:“谓塞上要险之处。”
逾岷越障。—— 祢衡《鹦鹉赋》
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班彪《北征赋》
又如:障隧(边塞上的烽火台);障堡(边塞险要处的城堡)
遮蔽物 。
如:路障;障泥(马鞯。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泥土,故称);声障;风障;屏障;热障;障壁(屏障;墙壁);障扇(长柄扇);障面(折扇的别称)
步障,布帷或屏风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唐· 白居易《胡旋女》
又如:障幕(帷幕)
幛子 ,上面题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整幅绸布
出地标图,临流写障。——唐· 李庾《东都赋》
手提新画青松障。——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障-中華語文大辭典障ㄓㄤˋzhànɡ1.阻擋;遮蔽。[例]一葉~目︱~礙︱~蔽。2.用來阻擋、遮蔽的東西。[例]路~︱屏~。
障-漢語大字典障
《説文》:“障,隔也。从ਸϯ܌章聲。”
(一)zhàng 《廣韻》之亮切,去漾章。陽部。
(1)阻塞;阻隔。《説文·ਸϩè》:“障,隔也。”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六引《通俗文》:“障,蕃隔曰障也。”《墨子·説士》:“諂諛在側,善議障塞,則國危矣。”《吕氏春秋·貴直》:“欲聞枉而惡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高誘注:“障,塞也。”《徐霞客遊記·江右遊日記》:“壟北一崗,横障溪前,若為當關。”
(2)阻碍;障碍。《管子·法法》:“令而不行,謂之障。”《淮南子·繆稱》:“遏障之於邪,開道之於善,而民鄉方矣。”
(3)界限。《爾雅·釋言》:“障,畛也。”陸德明釋文:“障,又界也。”郝懿行義疏:“畛者,《説文》云:‘井田間陌也。’《文選·東京賦》注引宋衷《太玄經》注:‘畛,界也。’《詩·載芟》傳:‘畛,場也。’場、障聲義近也。障者,《説文》:‘隔也。’《釋文》:‘又界也。’然則障畛皆有界限之義,界限所以隔别也。”《廣韻·漾韻》:“障,界也。”
(4)边塞上的小城。《古今韻會舉要·漾韻》:“障,謂塞上要險處築城為障蔽。”《史記·酷吏列傳》:“上(景帝)作色曰:‘吾使生居一郡,能無使虜入盜乎?’(狄山)曰:‘不能。’……復曰:‘居一障閒?’山自度辯窮且下吏,曰:‘能。’”張守節正義:“障謂塞上要險之處别築城,置吏士守之,以扞寇盜也。”《文選·班彪〈北征賦〉》:“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須臾以婆娑。”李善注引《蒼頡篇》曰:“障,小城也。”宋王安石《英宗神御上梁文》:“千障滅烽開嶺徼,萬艘輸賮引江潭。”
(5)影壁,照壁。《晋書·阮籍傳》:“壞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6)遮蔽。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引《考聲》:“障,蔽也。”《孫子·行軍》:“衆草多障者,疑也。”賈林注:“結草多為障蔽者,欲使我疑之。”南朝梁庾信《和炅法師遊昆明池二首》之二:“密菱障浴鳥,高荷没釣船。”《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張節可鄰忠國死,一拳怎障泰山高!”
(7)防范,防止。《國語·周語上》:“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韋昭注:“障,防也。”《吕氏春秋·上德》:“太華之高,會稽之險,不能障矣。”高誘注:“障,防也。”
(8)堤防,挡水的建筑物。《國語·周語中》:“澤不陂障,川無舟梁。”《吕氏春秋·愛類》:“禹於是疏河决江,為彭蠡之障。”高誘注:“障,隄防也。”漢馬融《長笛賦》:“於是山水猥至,渟涔障潰。”唐杜牧《罪言》:“國家因之,畦河脩障。戍,塞其街蹊。”
(9)保护;捍卫。《左傳·定公十二年》:“且成、孟氏之保障也。”宋文天祥《贈祕書王監丞》:“人生晚節良不易,頹波直下誰障東?”清毛奇齡《明提督雁門等關兼巡撫山西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忠襄蔡公傳》:“吾死守太原,以障其東。”
(10)步障,用来遮隔视线的布帷或屏风。《廣韻·漾韻》:“障,步障也。”《晋書·石崇傳》:“(王)愷作紫絲布步障三十里,(石)崇作錦障五十里,以敵之。”唐白居易《胡旋女》:“梨花園中册作妃,金雞障下養為兒。”宋沈括《夢溪筆談·謬誤》:“有筆工善畫水,召使畫便廳掩障。”
⑪幛子,上面题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整幅绸布。唐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握髪呼兒延入户,手提新畫青松障。”唐李庾《東都賦》:“出地標圖,臨流寫障。”
⑫似屏障的山峰。也作“嶂”。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三十九:“障,或從山作嶂。”《六書故·地理二》:“障,别作嶂。”宋范成大《念奴嬌》:“雙峯疊障,過天風海雨,無邊空碧。”明黄端伯《廬山稿序》:“廬山高踞江湖之上,翠障隣天,怪石巑岏。”
⑬通“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篇海類編·地理類·阜部》:“障,亦作瘴。”《後漢書·楊終傳》:“且南方暑濕,障毒互生。”《文選·左思〈魏都賦〉》:“宅土熇暑,封疆障癘。”李善注引劉逵曰:“吴、蜀皆暑濕,其南皆有瘴氣。”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諸病自除,諸障漸滅。”明姚茂良《張巡許遠雙忠記》第十一齣:“孩兒從任在邊方,歷冰霜,願他無灾無障。”
⑭佛教用语。烦恼。《大乘義章》卷五:“能礙聖道,説以為障。”宋蘇軾《遊羅浮道院》:“猶當洗業障,更作臨水禊。”
(二)zhāng 《廣韻》諸良切,平陽章。
(1)顶上平正的土山。也作“章”。《廣韻·陽聲》:“障,丘山頂上平。”按:《爾雅·釋山》作“章”。
(2)同“ੌ̢\u001D。《洪武正韻·陽韻》:“障,障泥,鞍飾。亦作ੌ̣\u0002”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àng
1、[障碍]zhàng ài
1.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阻碍:~物。 2.阻挡前进的东西:排除~。扫清~。
2、[屏障]píng zhàng
1.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燕山山地和西山山地是北京天然的~。 2.遮挡着:~中原。
3、[路障]lù zhàng
设置在道路上的障碍物:清除~。
4、[故障]gù zhàng
机械、仪器等发生的障碍或毛病。泛指事情进行中出现的障碍。
5、[一叶障目]yī yè zhàng mù
一叶蔽目。
6、[保障]bǎo zhàng
1.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人身安全。~公民权利。 2.起保障作用的事物:安全是生产的~。
7、[障眼法]zhàng yǎn fǎ
也叫遮眼法。遮蔽或转移别人的视线,使人看不清真相的手法、伎俩。
8、[内障]nèi zhàng
中医学名词。主要指发生于眼珠内部的疾病。
9、[智障]zhì zhàng
由于大脑生理缺陷或伤残而导致的智力障碍。
10、[残障]cán zhàng
残疾:重度~。老师手把手教~孩子画画。
11、[业障]yè zhàng
1.佛教指妨碍修行的罪恶。 2.旧时家长骂不肖子弟的话。
12、[魔障]mó zhàng
佛教用语,恶魔所设的障碍,后泛指人生所遇到的波折或磨难。
13、[越障]yuè zhàng
军事训练中穿过各种障碍物。
14、[孽障]niè zhàng
业障。
15、[音障]yīn zhàng
高速飞行的飞机、火箭等在速度接近音速时,由于前方的空气来不及散开,进一步提高飞行速度受到阻碍,这种现象叫做音障。
16、[障蔽]zhàng bì
遮蔽;遮挡:~视线。
17、[板障]bǎn zhàng
1.练习翻越障碍物用的设备,用木板做成,像板壁一样。 2.板壁。
18、[障子]zhàng zi
用芦苇、秫秸等编成的或利用成行的树木做成的屏障:树~。篱笆~。
19、[热障]rè zhàng
飞机、火箭等在空中超声速飞行时,其表面气流的温度很高,使金属外层强度降低,甚至熔化或烧毁,这种现象叫做热障。
20、[风障]fēng zhàng
在菜畦、苗圃等旁边用苇子、高粱秆等编成的屏障,用来挡风,保护秧苗。
21、[障屏]zhàng píng
即屏风。
22、[障积]zhàng jī
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障碍。
23、[沓障]tà zhàng
亦作“沓嶂”。重重迭迭的山峰。
24、[堤障]dī zhàng
1.堤。宋 苏辙《寄孔武仲》诗:“官吏困堤障,麻鞋污泥滓。”参见“堤”。 2.隄障:堤坝。唐 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朝过 宜春口,极北缺隄障。”《宋史·滕元发传》:“瘞死食饥,除田租,修隄障。”《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盐官州 海水溢,屡坏隄障,浸城郭,遣使祀海神,仍与有司视形势所便。”
25、[揜障]yǎn zhàng
掩盖蒙蔽。
26、[倚障]yǐ zhàng
障子。用芦苇或秫秸等编成,靠在物体上以作屏障。亦比喻推托或遮掩的借口。
27、[障距]zhàng jù
阻塞;隔绝。
28、[障庇]zhàng bì
遮蔽庇护。
29、[三障]sān zhàng
佛教语。指烦恼障、业障和报障。此为求解脱的三大障碍。
30、[雾障]wù zhàng
浓雾。浓雾如屏障一样,遮住人的视线,故称。
31、[帷障]wéi zhàng
指遮蔽之物。
32、[障袂]zhàng mèi
扬袖遮日。
33、[障禁]zhàng jìn
犹障吝。
34、[百障]bǎi zhàng
重重障碍。
35、[白障]bái zhàng
指宿翳之色白而厚者。
36、[尘障]chén zhàng
1.亦作“尘涨”。指飞扬障目的尘土。 2.尘世的烦恼。 3.犹尘世、人间。
37、[障恡]zhàng lìn
见“障吝”。
38、[昏障]hūn zhàng
昏沉的霾障。比喻邪恶势力。
39、[垒障]lěi zhàng
为保护棱堡、弯月堡或类似的工事免遭敌突破火力摧毁而构筑的外围工事。
40、[障固]zhàng gù
围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