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zhǔ

笔顺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zhǔ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

基础解释

同“渚”。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陼-汉语大词典

陼(I)zh?
ㄓㄨˇ
〔《广韵》章与切,上语,章。〕
同“渚”。
1.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
郭璞注:“陼,当为渚。”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且齐东陼钜海,南有琅玡。”
颜师古注:“苏林曰:‘小州曰陼。’东陼钜海,东有大海之陼。字与渚同也。”
●宋姜夔《越九歌·帝舜楚调》词:“维湘与楚,谓狩在陼。”
2.水滨;水边。
●《国语·越语下》:“故滨于东海之陂,鼋鼍鱼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陼。”
韦昭注:“水边亦曰陼。”
●汉王逸《九怀·通路》:“鲸鲟兮幽潜,从虾兮游陼。”
陼(II)d?
ㄉㄨˇ
〔《集韵》董五切,上姥,端。〕
同“堵”。
1.土墙,五板为堵。参见“陼堤”。
2.阻塞;壅积。
●清龚自珍《平均篇》:“东无陼水,西无陼财,南无陼粟,北无陼土,南无陼民,北无陼风,王心则平,听平乐,百僚受福。”

陼-中華大字典

1、陼讀音:掌與切,音煮,語韻。釋文:
❶如渚者~。丘水中高者也。見《說文》。《段注》:釋丘曰。如渚者~丘。謂在水中高而平。如水中小州然也。今爾雅作小洲曰~。如~者~丘。溷淆通用。
❷止也。見《廣雅釋水》。
❸水邊也。《國語越語》:而鼃黽之與同~。
❹同渚。《漢書司馬相如傳》:且齊東~鉅海。
 〔注〕:~字與渚同。
2、陼讀音:董五切,音睹,麌韻。釋文:堵或字。《集韻》:堵。垣也。或作~。
3、陼讀音:同都切,音徒,虞韻。釋文:䣝或字。《集韻》:䣝。馮翊郃陽亭。或作~。
4、堵讀音:董五切,音賭,麌韻。釋文:
❶垣也。五版爲~。見《說文》。《段注》:此云五板爲~。古今說所同也。蓋言板廣二尺。五板積高一丈爲~而已。其長幾尺爲板。幾~爲雉。皆於古今說未敢定。
❷懸鐘磬之名。《周禮小胥》:半爲~。全爲肆。
 〔注〕:編懸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簴謂之~。
❸畜積之家。《莊子盜跖》:欲富就利。故滿若~。
❹阿~。猶云若箇、這箇也。《晉書王衍傳》:衍口未嘗言錢。婦令婢以錢繞牀下。衍晨起。不得出。呼婢曰。舉卻阿~中物。
 〔按殷浩看佛經曰。理應在阿~中。謝安謂桓溫曰。明公何壁後置阿~輩。顧愷之曰。傳神寫照。正在此阿~中。各指其物以爲言。世俗專稱錢爲阿~物。非是〕。
❺姓也。《古今姓氏書辯證》:鄭文公時有~叔。
5、堵讀音:時遮切,音蛇,麻韻。東徒切,音都,虞韻。釋文:
❶城門臺也。見《集韻》。
❷同闍。《禮記禮器》:~者謂之臺。《釋文》:~、本作闍。
6、堵讀音:止野切,音者,馬韻。釋文:
❶山名。《山海經中山經》:苦山又東二十七里曰~山。神天愚居之。
❷水名。《水經沔水注》:~水出建平郡界。故亭谷。又東逕方城亭南。東北歷㠁山下。而北逕~陽縣。南北流注于漢。謂之~口。
 〔按~水一名赭水。寰宇記又名柘水。源出棘陽縣。棘陽今爲河南沘源縣〕。
❸~陽。縣名。漢置。屬南陽郡。淸爲裕州。今河南方城縣東六里有~陽故城。
❹姓也。《古今姓氏書辯證》:出自鄭大夫。食邑於~。因以爲氏。~兪彌、~女父、~狗。皆鄭臣。春秋音義音者。
7、渚讀音:章與切,音煮,語韻。釋文:
❶~水出常山中邱逢山。東入湡。爾雅曰。小州曰~。見《說文》。《通訓定聲》:出今直隷正定府逢山。東至張邑。入湡。
 〔按爾雅釋水、作小州曰陼〕。
❷處也。見《廣雅釋水》。
❸遮也。《釋名釋水》:小洲曰~。~、遮也。體高能遮水使從旁回也。
❹㠀也。《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中。
❺水涯也。《楚辭湘君》:夕弭節兮北~。
❻池決復入爲~。《淮南覽冥》:邅回蒙氾之~。
❼一溢一否曰~。見〔詩江有氾江有~釋文引韓詩〕。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ǔ

1、[陼隄]zhǔ dī

如堵如隄。形容固定不移。一说为踟躇。《管子·宙合》:“凡坚解而不动,陼隄而不行,其於时必失,失则废而不济。”郭沫若 等集校:“李哲明 云:‘陼,读为堵。言其不动不行,不能如圣人与变化随也。’沫若 案:‘陼隄’,当为‘隄陼’,即踟躇也。”

2、[陼堤]zhǔ dī

如堵如隄。形容固定不移。一说为踟躇。

3、[水陼]shuǐ zhǔ

见“水渚”。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陼的反义词 陼的近义词 陼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陼能组什么词
  • 陼能组什么词语
  • 陼可以组什么词
  • 陼可以组什么词语
  • 陼字可以组什么词
  • 陼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陼字能组什么词
  • 陼字能组什么词语
  • 陼字开头的成语
  • 陼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