鐹
拼音
guò笔顺
丿 丶 一 一 丨 丶 丿 ㇀ 丨 𠃍 𠃍 丨 𠃌 丨 𠃍 一 丶 ㇋ ㇏同音字
拼音为guǒ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基础解释
镰刀。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鐹-中華大字典1、鐹讀音:古火切,音果,哿韻。釋文:刈殅也。刈殅、江淮陳楚之間或謂之~。見《方言》。
2、鐹讀音:古禾切,音戈,歌韻。古臥切,音過,箇韻。釋文:車釭。齊楚海岱之間謂之~。見《方言》。
3、果讀音:古火切,音裹,哿韻。釋文:
❶木實也。从木。象~形在木之上。見《說文》。
〔按易說卦傳、爲~蓏。注。木實爲~。草實爲蓏。周禮場人注。~、棗李之屬。蓏、瓜瓠之屬。疏引張晏曰。有核曰~。無核曰蓏。又臣瓚曰。在地曰蓏。在樹曰~。植物學家謂~實雌蕊之子房發育而成。其一凡爲植物所結之實。統以~實稱之。一則專指~實之可生啖而多汁者。如桃梅杏李瓜等皆是〕。
❷信也。見《廣雅釋詁》。
❸定也。見《廣韻》。
❹誠也。《淮南道應》:令不~往。
❺成也。《論語子路》:行必~。
❻能也。《孟子梁惠王》:君是以不~來也。
❼克也。《國語晉語》:是以不~奉。
❽終也。《呂覽忠廉》:~伏劒而死。
❾美也。《國語鄭語》:味一無~。
❿決也。《禮記檀弓》:於是弗~用。
⓫勇決也。《國語吳語》:莫如此志行不~。
⓬必行也。《國語晉語》:若是道也~。
⓭敢行其志也。《國語晉語》:其身~而辭順。
⓮殺敵爲~。見《左宣二年傳》。
⓯猶濟也。《老子》:善有~而已。
⓰猶遂也。〔文選謝靈運詩〕:始~遠遊諾。
⓱猶竟也。《國語晉語》:~喪其田。
⓲州名。《韻會》:古巴子國。隋隆州。唐置~州。
⓳~然。謂事之驗也。《史記汲黯傳》:刀筆吏不可爲公卿。~然。
⓴~敢。謂不虞不懼也。《大戴禮文王官人》:廉潔而~敢者也。
㉑玉~。石名。《穆天子傳》:玉~。
〔注〕:玉~石似美玉。所謂大~者也。
㉒~臝。草名。《詩東山》:~臝之實。《傳》:栝樓也。
㉓~負。藥名。《太平御覽》:吳氏本草曰。烏頭一名~負。
㉔~鸁。工雀也。見《廣雅釋鳥》。
〔按方言。桑飛、自關而東謂之工爵。或謂之~鸁。~又作過〕。
㉕~下。馬名。《後漢東夷傳》:濊有~下馬。
〔注〕:高三尺。乘之可於~樹下行。
〔又〕:犤牛、一名~下牛。見《爾雅釋畜注》。
㉖剛~。國名。亦作孔哥。詳孔字。
㉗同惈。《爾雅釋詁》:惈、勝也。《釋文》:惈、本作~。
㉘同婐。女侍也。《孟子盡心》:二女~。〔說文女部引作婐〕。
㉙同倮。《韻會》:韰倮。陝隘也。文選左思魏都賦。風俗以韰倮爲嫿。通作~。荀子、韰~其冠。
㉚通蜾。《爾雅釋蟲》:~嬴蒲盧。〔說文虫部作蜾嬴〕。
㉛通猓。《文選左思賦》:狖鼯猓然。
〔注〕:猿狖之屬。
〔按御覽獸部。山海經曰。~然、獸。似獮猴。以名自呼。色蒼黑。羣行。老者在前。少者在後。得~食。輒與老者。似有義焉。交趾諸山有之。廣韻先韻。猓墤。獸名。朱謀㙔曰。~與猓通。然與墤通〕。
4、果讀音:古玩切,音貫,翰韻。釋文:酌獻也。《周禮大宗伯》:大賓客則攝而載~
〔注〕:~讀爲裸。
5、果讀音:苦果切,音顆,哿韻。釋文:~然。飽貌。《莊子逍遙遊》:三餐而腹猶~然。
6、果讀音:魯火切,音臝,哿韻。釋文:龜名。《周禮龜人》:東龜曰~屬。
〔注〕:前弇、~。杜子春讀~爲臝。
〔疏〕:此龜前甲長後甲短。露出邊爲蠃。
〔按爾雅釋魚。前弇諸~。義疏云。~、諸家作裹。惟郭作此字。然則裹有斂藏之意。弇在前。故曰裹。露在後。故曰蠃。蠃、與裸同〕。
7、鍋讀音:古禾切,音戈,歌韻。古臥切,音過,箇韻。釋文:
❶車釭也。《方言》:車釭、齊燕海岱之間謂之~。
❷盛膏器也。《方言》:自關而西。盛膏者乃謂之~。
❸溫器也、《廣雅釋器》:诌、釜也。《疏證》:诌卽今~字。〔正字通云。俗謂釜爲~。失考〕。
❹吸煙具也。《芝音閣雜記》:紀文達善吸煙。其煙~絕大。能裝煙三四兩。都人稱爲紀大~。
8、鍋讀音:古火切,音果,哿韻。釋文:同鐹。《集韻》:鐹。刈鉤。方言、陳楚謂之鐹。或省。
鐹
鐹(一)guǒ 《廣韻》古火切,上果見。又古卧切。
刈ࠛί܌即镰刀。《方言》卷五:“刈ࠛί܌江、淮、陳、楚之間謂之鉊,或謂之鐹。自關而西或謂之鉤,或謂之鎌。”錢繹箋疏:“鐹,《廣雅》作划……《玉篇》鐹、划,皆云‘刈ࠛΤٟ’。划與鐹聲義並同。”《廣韻·過韻》:“鐹,鎌也。”
(二)guō 《集韻》古禾切,平戈見。
见“鍋”。《方言》卷九“車釭,齊、燕、海、岱之間謂之鍋”《太平御覽》卷七百七十六引“鍋”作“鐹”。《廣雅·釋器》:“鐹,釭也。”《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譬如巧匠鉗鐹盛金,自在隨意,撓攪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