郳
拼音
ní笔顺
丿 丨 一 𠃍 一 一 丿 𠄌 ㇌ 丨同音字
拼音为ní的字 拼音为ni的字基础解释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东(一说在枣庄市西北)。 2.姓。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郳-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郳邑811ㄋㄧˊní名國名。曹姓,周時邾顏封肥於郳,始建國,為周的附庸,後為楚所滅。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滕縣,一說在山東省嶧城鎮。也稱為「小邾子」、「小邾婁」。
郳-中華大字典1、郳讀音:硏奚切,音倪,齊韻。釋文:齊地。舂秋傳曰。齊高厚定~田。見《說文》。
〔注〕:鍇按杜預曰。卽小邾。一名~也。東海昌慮縣東北有~城。《互詳邾字》。
2、郳讀音:如支切,音兒,支韻。釋文:國名。見《集韻》。
3、兒讀音:如支切,音唲,支韻。釋文:
❶孺子也。从人。象小~頭囱未合。見《說文》。《段注》:子部曰。孺。乳子也。乳子。乳下子也。雜記謂之嬰兒。女部謂之嬰婗。兒孺雙聲。引伸爲凡幼小之稱。
❷倪也。《韻會》:~、倪也。人之始生。如木有端倪。
❸嬬也。《倉頡篇》:~。嬬也。謂嬰~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❹男曰~。女曰嬰。見《玉篇》引《倉頡》。
❺輕易之稱。《後漢呂布傳》:大耳~爲叵信。
❻語辭。如元人曲中車~、馬~、衾~、枕~、之類、
❼~齒。齒落更生細者也。《詩閟官》:黃髮~齒。
❽禦~。地名。《國語越語》:北至於禦~。〔今嘉興語~鄕〕。
4、兒讀音:五峙切,音霓,齊韻。釋文:
❶通倪。弱小也。見《韻會》。
❷姓也。六國時~良。日本大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