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
拼音
zhì笔顺
一 𠃋 丶 一 丨 ㇀ ㇌ 丨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1.极;最。 2.姓。详细解释
郁郅( Yùzhì)。古县名
北地郁致县。从邑,至声。——《说文》
在今甘肃省庆阳县境
姓
通“至。”大
文王改制,爰 周郅隆。—— 司马相如《封禅文》
又如:郅隆(昌盛,隆盛);郅偈(高耸矗立的样子);郅治(最完善的政治。也指太平盛世)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郅-中華大字典1、郅讀音:職日切,音質,陟栗切,音窒,質韻。釋文:
❶北地郁~縣名。見《說文》。《段注》:今甘肅慶陽府。北至寧夏衞。是其境。慶陽府附郭安化縣府城東有故郁~城。
〔按今府廢。安化縣改慶陽縣〕。
❷大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爰周~隆。
❸盛也。見《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
❹至也。見《史記司馬相如傳文穎注》。
❺登也。《方言》:魯衞謂登曰~。
❻姓也。漢~都。後漢~惲。
2、郅讀音:激質切,音吉,質韻。釋文:~偈。竿之狀。《漢書揚雄傳》:夫何旟旐~偈之旖旎也。
3、郅讀音:極乙切,音姞,質韻。釋文:姞或字。《集韻》:姞。說文、黃帝之後。百䱔姓。后稷妃家也。或作~。
4、姞讀音:極乙切,音佶,質韻。釋文:
❶黃帝之後。伯䱔姓。后稷妃家也。見《說文》。
❷通吉。《詩都人士》:謂之伊吉。
〔箋〕:吉讀爲~。
郅ㄓˋzhì1.〈書〉極;最。[例]文王改制,爰周~隆(《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2.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ì
1、[郅支]zhì zhī
匈奴 单于。呼韩邪 单于之兄,名 呼屠吾斯。汉宣帝 五凤 元年,独立为 郅支骨都 单于。元帝 初,叛 汉。建昭 三年,为 西域 副校尉 陈汤 攻杀,斩 郅支 首及名王以下千馀级。参阅《汉书·陈汤传》与《匈奴传》。后世因以“郅支”代称外寇。南朝 宋 鲍照《建除诗》:“破灭 西零 国,生虏 郅支 王。”唐 张柬之《出塞》诗:“手擒 郅支 长,面缚 谷蠡 王。”清 张维屏《三元里》诗:“一戈已摏 长狄 喉,十日犹悬 郅支 首。”
2、[郅偈]zhì jì
旗竿矗立貌。
3、[郅隆]zhì lóng
昌盛,兴隆。
4、[郅都鹰]zhì dōu yīng
汉 郅都,孝景 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后迁为中尉,行法严酷,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之畏惧,侧目而视,时号为“苍鹰”。见《史记·酷吏列传》。后因以“郅都鹰”形容威仪慑人。
5、[臻于郅治]zhēn yú zhì zhì
把国家治理到了极好的地步。
6、[颙鬼之郅]yóng guǐ zhī zhì
由莫迪主播的网络搞笑精彩盘点脱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