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
拼音
nì笔顺
丶 丿 一 ㇄ 丨 丿 丶 ㇋ ㇏同音字
拼音为nì的字 拼音为ni的字基础解释
1.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风。~流。 2.抵触;不顺从:~耳。~子。 3.背叛;背叛者:叛~。~产。 4.迎接:~旅(旅馆)。 5.事先:~知。~料。详细解释
(形声。从辵( chuò),屰( nì)声。本义:迎,迎接,迎着)
同本义
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说文》
宣公如 齐逆女。——《左传·成公十四年》
上卿逆于境。——《国语·周语上》
楚庄王伐 郑,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宋· 苏轼《留侯论》
晋侯逆夫人 嬴氏以归。——《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尝过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 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陶潜《自祭文》
又如:逆战(迎战);逆厘(迎福纳吉);逆劳(迎劳);逆暑(迎夏。迎接暑气到来的祭礼);逆视(迎视);逆送(迎送);逆女(迎接女儿归宁)
迎击;迎战
并力逆操。——《资治通鉴》
又如:逆涛(顶着浪涛);逆击(迎击);逆格(迎击);逆拒(迎击,抵御)
倒;反;向相反方向活动
水逆流百余里。——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又如:逆电流;逆鳞(倒生的鳞片);逆向(反方向);逆溢(水倒流泛滥);逆推(由下向上、由后向前推测)
抵触;不顺;违背
逆节伤化,不道。——《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本末舛逆,首尾衡决——汉· 贾谊《治安策》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忠言逆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逆时代潮流而动;逆拂(拂逆);逆辞(违背礼数的言辞);逆意(违背尊长的心意);逆节(违背法度);逆道(违背事理);逆理(违背事理);逆负(违背辜负)
颠倒
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左传·文公二年》
又如:逆毛(倒向生长的毛);逆祀(颠倒祭祀的顺序);逆折(倒向回旋);逆箭(倒插在袋中的箭)
叛乱,谋反
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后汉书·班超梁传》
叔侄为逆。——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逆阉防伺。——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逆计(谋反的计划);逆变(变乱);逆属(叛乱者的亲属);逆孽(背叛的罪恶);逆藩(叛逆的藩邦、藩臣);逆谋(叛逆的阴谋);逆俦(逆党)
抗拒
故专兵一志以逆秦。——《战国策·齐策三》
又如:逆命(抗拒命令);逆遣(拒却;辞绝);逆呵(逆拒并呵斥);逆拒(拒绝);逆斥(排斥)
预测;揣度
我有亲父兄,…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逆志(猜测其志向);逆断(预料;推测);逆臆(预料、猜想)
退却 。
如:逆窜(逃窜);逆退(后退;倒退);逆走(退走,逃走)
回旋 。
如:逆转(回旋);逆环(指回旋的水流);逆折(水流回旋的样子)
事前,预先
周、 王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逆告(预告);逆知(预先知道);逆计(预先想到);逆诈(事先即怀疑别人会欺骗自己);逆备(预先防备);逆数(预测未来);逆睹(预见,预知)
叛逆
数(斥责)吕师孟叔侄为逆。——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中医指气血不和、胃气不顺等所致病症 。
如:逆胪(中医病名);逆气(中医指气逆行不顺之症)
〈动〉
〈副〉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逆-中華語文大辭典逆逆ㄋ丨ˋnì1.方向相反;倒著(與「順」相對)。[例]~流︱~向︱~來順受︱倒行~施。2.牴觸;違背。[例]~子︱悖~︱順之者昌,~之者亡。3.不順利。[例]~境。4.背叛;反叛。[例]~賊︱叛~。5.背叛的人。[例]群~︱伐賊討~。6.事先;預先。[例]~睹︱~知︱~料。7.〈書〉迎;迎接。[例]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宋•蘇軾〈留侯論〉)。
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逆辵610ㄋㄧˋnì動①迎接。《書經.顧命》:「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宋.蘇軾〈留侯論〉:「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②接受。《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有司逆命,公之使速殺之。」③違背、不順從。如:「忤逆」、「忠言逆耳」。《孟子.離婁上》:「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宋.歐陽修〈縱囚論〉:「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④抗拒、抵抗。《戰國策.齊策三》:「恐秦兼天下而臣其君,故專兵一志於逆秦。」形①不順的。如:「逆境」。②倒出的。如:「批其逆麟」。副①反、倒。如:「倒行逆施」、「反向逆行」。唐.杜甫〈復愁〉詩一二首之一:「野鶻翻窺草,村船逆上溪。」②預先。如:「逆料」。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凡事如是,難可逆見。」名背叛者。如:「討逆」。晉.劉琨〈與石勒書〉:「得主則為義兵,附逆則為賊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ì
1、[逆风]nì fēng
1.迎面对着风:扬场时不要站在~的位置。 2.跟行进方向相反的风:遇上了~,船就走不快了。
2、[逆水行舟]nì shuǐ xíng zhōu
谚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比喻学习或做事就好像逆水行船,不努力就要退步。
3、[逆流]nì liú
1.跟主流方向相反的水流。比喻反动的或与主流相反的潮流。 2.逆着水流方向。
4、[逆转]nì zhuǎn
向相反的方向或坏的方面转变;倒转:局势~。自然规律不可~。
5、[忤逆]wǔ nì
不孝顺(父母):~不孝。
6、[逆袭]nì xí
1.谓防御时以小部队进行的反击。 2.侵扰;侵袭。
7、[叛逆]pàn nì
1.背叛:~行为。~封建礼教。 2.有背叛行为的人:旧制度的~。
8、[逆天]nì tiān
谓违背天意或天道。
9、[逆向]nì xiàng
反着原来的或规定的方向:~行驶。
10、[逆行]nì xíng
(车辆等)反着规定的方向走:单行线,车辆不得~。
11、[逆境]nì jìng
不顺利的境遇:身处~。
12、[逆差]nì chā
也叫入超。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总值小于进口商品总值。与“顺差”相对。
13、[可逆]kě nì
可以反向进行的。
14、[逆反]nì fǎn
一种心理现象,对事情所作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愿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如有的人的逆反心理表现为别人都反对的事,他偏要赞成;越是不希望他做的事,他越是要做。
15、[逆变]nì biàn
变乱。《后汉书·方术传上·任文公》:“时暴风卒至,文公 遽趣白诸从事促去,当有逆变来害人者,因起驾速驱。”清 陈梦雷《告都城隍文》:“雷 稚年登第,谬厠清班,请假送亲,惨遭逆变。”清 黄鷟来《<闲止书堂集钞>序》:“方逆变时,余侨居 江 南梓里,有心往来,传闻先生事一二大略,无不愤叹。”
16、[逆光]nì guāng
摄影时利用光线的一种方法。光线从被摄物体的背后(即对着摄影机镜头)而来,运用逆光对勾画物体轮廓和表现透明的或毛茸茸的物体,效果较好。
17、[逆温]nì wēn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
18、[呃逆]è nì
由于膈的痉挛,急促吸气后,声门突然关闭,发出声音。通称打嗝儿。
19、[逆战]nì zhàn
犹迎战。
20、[违逆]wéi nì
违抗。
21、[气逆]qì nì
中医术语。谓气上冲而不顺。
22、[逆子]nì zǐ
忤逆不孝的儿子。
23、[逆旅]nì lǚ
旅馆。
24、[悖逆]bèi nì
指违反正道, 犯上作乱:~之罪。~天道。
25、[逆贼]nì zéi
叛贼。
26、[横逆]hèng nì
强暴无理的举动。
27、[逆鳞]nì lín
1.倒生的鳞片。 2.鲫鱼的别名。
28、[逆运]nì yùn
不顺利的际遇;坏运气。
29、[拂逆]fú nì
违背;不顺:他不敢~老人家的意旨。
30、[附逆]fù nì
投靠叛逆集团:变节~。
31、[逆缘]nì yuán
佛学术语,为“顺缘”之对称,遇到恶事恶人为佛道之缘也,即比喻成功道路上的磨练,并非自身因果,乃为他业影响。
32、[逆女]nì nǚ
1.迎女。(1)迎娶女子。《春秋·隐公二年》:“九月,纪 裂繻 来逆女。”《隋书·长孙晟传》:“十七年,染干 遣五百骑随 晟 来逆女,以宗女封 安义公主 以妻之。”(2)迎接女儿归宁。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邹县之岁时》:“二月二日……炊糕逆女,女辍针工为舁戏。” 2.指忤逆不孝的女儿。蒲仙剧《父子恨》第四场:“今天子恭行孝治,忤逆为诸罪之首,你父兄不能伸教诲,有此逆女。”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我 卓 门不幸,生下这种逆女。”
33、[篡逆]cuàn nì
篡夺叛逆。
34、[逆浪]nì làng
顶着波浪。
35、[逆料]nì liào
预料:事态的发展难以~。
36、[逆产]nì chǎn
背叛国家民族的人的财产:抄没~。
37、[逆射]nì shè
迎面直射。
38、[蓄逆]xù nì
蓄谋叛逆。
39、[迷逆]mí nì
迷惑逆乱。
40、[逆断]nì duàn
预料;推测。
近义词
nì
1、[反]fǎn
1.颠倒的;方 向相背的。与“正”相对:~面。~作用。 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 3.反抗;反对:~ 法西斯。~封建。 4.翻转:~复。~败为胜。 5.推及:举一~三。 6.回;还:~击。~问。 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类犬。 8.古同“返”。
反义词
nì
1、[顺]shùn
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风。~流而下。 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大道走。水~着山沟流。 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一~。 4.趁便;顺便:~手关门。~嘴说了出来。 5.适合;如意:~心。~眼。不~他的意。 6.顺利:~遂。这些年一直很~。 7.依次:~延。 8.顺从:归~。百依百~。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