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隙
拼音
guò x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uò的字 拼音为xì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 拼音为xi的字基础解释
喻时间短暂,光阴易逝。《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駟之过隙。”唐 窦常《谒诸葛武侯庙》诗:“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宋 姜夔《张平甫哀挽》诗:“空嗟过隙催人世,赖有提孩读父书。”明 冯梦龙《风流梦·梦感春情》:“我 杜丽娘 生於宦族,长在名门,年已二八,不得早谐佳偶,诚为虚度青春,光阴若过隙耳。”参见“过隙白驹”。详细解释
喻时间短暂,光阴易逝。
《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駟之过隙。” 唐 窦常 《谒诸葛武侯庙》诗:“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宋 姜夔 《张平甫哀挽》诗:“空嗟过隙催人世,赖有提孩读父书。” 明 冯梦龙 《风流梦·梦感春情》:“我 杜丽娘 生於宦族,长在名门,年已二八,不得早谐佳偶,诚为虚度青春,光阴若过隙耳。”参见“ 过隙白驹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过隙-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過隙
过隙-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过隙
【出典】 《礼记·三年问》:“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东汉·郑玄注:“驷之过隙,喻疾也。”唐·孔颖达疏:“驷谓驷马;隙谓空隙。驷马峻疾,空隙狭小,以峻疾而过狭小,言急速之甚。”《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释义】 《礼记》和《庄子》以快马闪过狭缝(隙驷)比喻时光急逝,后世用为典实。
【例句】 ①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张九龄《始兴南山下……》569)这里因怀念旧居,而感叹人生短暂。②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杜甫《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2506)这里用过隙为喻,感叹好景不常,岁月易逝。③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2575)这里以过隙指疾驰而去的岁月。④食场恩未尽,过隙命旋终。(严维《奉和刘祭酒伤白马》2920)诗咏白马,这里用“白驹过隙”典切题,谓白马生命短促。⑤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窦常《谒诸葛武侯庙》3032)这里用“白驹过隙”典,抒写因吊古而引起的人生短暂之感。⑥乡思巢枝鸟,年华过隙驹。(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6733)这里以“过隙驹”为喻,感叹年华飞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guò xì
1、人生短暂,恰如白驹过隙,倏忽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