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調

拼音

diào

笔顺

𠃍 丿 𠃌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diào的字 拼音为diao的字

基础解释

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掉”。擺弄。13.掉,落。14.准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調調-中華語文大辭典

調調调调ㄉ丨ㄠˋ ˙ㄉ丨ㄠdiàodiɑo1.曲調。[例]那個~很好聽。2.指論調。[例]你那老~,沒人願意聽。3.▲德行。[例]多年不見,他還是從前那個~。

調調-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調調㈠ㄉㄧㄠˋ ˙ㄉㄧㄠdiào diao①排場、架子。②花樣。如:「他的調調最多了。」③德行。如:「多年不見,他還是那個調調!」④論調。調調㈡ㄊㄧㄠˊ ㄊㄧㄠˊtiáo tiáo風吹枝葉搖動的樣子。《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iào

1、[低調]dī diào

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低调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

2、[風調]fēng diào

1.人的品格情调。《北齐书·崔瞻传》:“偃 弟 儦,学识有才思,风调甚高。”唐 白居易《和殷协律琴思》:“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 文君。”明 汤显祖《紫钗记·谒鲍》:“俺已看下 郑娘 小女,此女美色能文,颇爱慕 十郎 风调。”清 侯方域《李姬传》:“﹝ 李姬 ﹞少风调皎爽不羣。” 2.诗文的风格,格调。《诗人玉屑》卷十引 宋 李錞《李希声诗话》:“古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踈,皆为佳作。”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吾乡 陈星斋 先生《题画》云:‘秋似美人无碍瘦,山如好友不嫌多。’江阴 翁徵士 朗夫《尚湖晚步》云:‘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二语同一风调。”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若夫诗歌一体,或崇声律,或尚修词,或矜风调,派别迥殊;然雄健之作,概乎其未闻也。” 3.事物的风味特色。清 纳兰性德《念奴娇·宿汉儿郎》词:“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 文园 憔悴后,非復酒壚风调。”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秋》:“又曾摘取秀长的柳叶,在厚纸上裱成各种风调的眉,想像这等眉的所有者的颜貌,而在下面添描出眼鼻与口。” 4.和协。《南齐书·乐志》:“邦化灵懋,閫则风调。” 5.风和顺。唐 刘禹锡《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诗:“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3、[風流調法]fēng liú diào fǎ

谓调情的手法。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淫词儿早则休,简帖儿从今罢。犹古自参不透风流调法。今后悔罪也。”

tiáo

1、[風調雨順]fēng tiáo yǔ shùn

1.指风雨适合农时。《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武王 伐 紂,雪深丈餘……既而克 殷,风调雨顺。”元 胡用和《粉蝶儿·题金陵》套曲:“歌岁稔风调雨顺,庆丰年国泰民康。”秦牧《长河浪花集·社稷坛抒情》:“古代的帝王们,在 天坛 祭天,在 社稷坛 祭地。祭天为了要求风调雨顺,祭地为了要求土地肥沃。” 2.指寺庙山门两旁所塑的四天王。《金瓶梅词话》第八九回:“前殿塑风调雨顺,后殿供过去未来。”清 梁章鉅《浪跡续谈·风调雨顺》引 明 王业《在阁知新录》:“凡寺门金刚,各执一物,俗谓‘风调雨顺’,执劒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蛇者顺也。”参见“四天王”。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調 調的反义词 調的近义词 調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調能组什么词
  • 調能组什么词语
  • 調可以组什么词
  • 調可以组什么词语
  • 調字可以组什么词
  • 調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調字能组什么词
  • 調字能组什么词语
  • 調字开头的成语
  • 調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