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
拼音
diāo笔顺
丿 丶 丶 丿 ㇁ 丿 丿 𠃌 丿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diāo的字 拼音为diao的字基础解释
哺乳动物,身体细长,四肢短,耳朵三角形,听觉敏锐,种类较多,有石貂、紫貂等。详细解释
(形声。从豸( zhì),召声。本义:哺乳动物。又称“貂鼠”。体细长,色黄或紫黑,种类很多) 同本义
即解貂覆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左思《咏史》
又如:貂珥(喻显贵);貂扇(用貂尾做的扇子)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貂-中華語文大辭典貂ㄉ丨ㄠdiāo1.哺乳動物名。身體細長,四肢短小。耳朵為三角形,聽覺敏銳。皮毛輕暖,非常珍貴。2.姓。
貂-中華大字典1、貂讀音:丁聊切,音彫,蕭韻。釋文:
❶鼠屬。大而黃黑。出胡丁零國。見《說文》。
〔按~大如獺。毛深色黃。亦有紫黑者〕。
❷短也。見《釋名釋船》。
❸~寺。宦官也。《宋史趙景緯傳》:弄權之~寺。素爲天下之所共惡者。
〔按謂飾~璫之寺人也。後世稱宦官或借言~璫〕。
❹~蟬。胡服也。~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煥。見《古今注》:
〔又〕:官名金史有~蟬立筆、金立筆、銀立筆之分。以昭官階。卽明淸起居注也。
❺通刀。《漢表序》:竪~。〔管子作竪刀〕。
❻人名。齊寺人~。見《左僖十七年傳》。
❼姓也。齊~勃。
2、㹦讀音:丁聊切,音貂,蕭韻。釋文:犬之短尾者。見《集韻》。〔正字通云。貅俗字〕。
3、鼦釋文:古貂字。見《玉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iāo
1、[貂蝉]diāo chán
《三国演义》 中的人物。司徒王允家的歌妓。容态娇美,深明大义,使用连环计,借吕布之手杀死了董卓。
2、[貂皮]diāo pí
貂的毛皮或生皮。
3、[水貂]shuǐ diāo
哺乳动物,身体细长,四肢短,趾间有蹼,毛暗褐色,密而柔软,有光泽。善于潜水,捕食鱼类和蛙、蚌等。原产北美洲。毛皮珍贵。
4、[貂裘]diāo qiú
用貂的毛皮制做的衣服。
5、[雪貂]xuě diāo
一种特别凶恶的貂,是很有价值的捕鼠者,与野生的欧洲鸡貂非常相似,据说是由家养的雪貂与野生的鸡貂杂交产生的。
6、[紫貂]zǐ diāo
貂的一种,外形像黄鼬,耳朵略呈三角形,毛棕褐色。能爬树,吃野兔、野鼠或鸟类,有时也吃野菜、野果和鱼等。
7、[黑貂]hēi diāo
1.紫貂。皮可为裘,极为贵重。《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説 秦王 书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满筵。” 明 张以宁 《有感》诗:“马首 桓州 又 懿州 ,朔风秋冷黑貂裘。” 2.指黑貂制成的裘。 清 黄景仁 《骤寒作》诗:“去冬途中敝黑貂,今秋江上典鷫鸘。”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九五:“不信古书愎用之,水厄淋漓黑貂丧。”
8、[貂鼠]diāo shǔ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
9、[貂锦]diāo jǐn
1.貂裘、锦衣。 2.借指将士。
10、[轻貂]qīng diāo
轻软的貂尾。古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指代达官贵人。
11、[貂尾]diāo wěi
1.貂的尾巴。古时以为显贵者的冠饰。《后汉书·舆服志下》:“胡广 説曰:‘赵武灵王 效胡服,以金璫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 灭 赵,以其君冠赐近臣。’”宋 王禹偁《谪居感事》诗:“鱼须从典卖,貂尾任倾欹。” 2.指续写的劣作。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说稗·续奇书》:“自 弇州 撰前书以毒 荆川,冀雪戴天讎愤,而风行刊布,流祸百年……不知 紫阳道人 有何杀父之讎,亡国之恨,而为此貂尾也,徒为罪孽,自堕泥犂而已矣。”参见“狗尾续貂”。
12、[补貂]bǔ diāo
犹续貂。常用作自谦之词。
13、[貂行]diāo xíng
谓身居高位。貂,貂尾,侍中、常侍的冠饰;行,朝官的行列。
14、[貂文]diāo wén
貂尾的文采。
15、[貂褐]diāo hè
用貂皮制的短衣。
16、[脱貂]tuō diāo
《晋书·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復为所司弹劾。”后因以“脱貂”形容放任不羁。
17、[竖貂]shù diāo
即 竖刁。
18、[貂缨]diāo yīng
貂,貂尾,冠饰;缨,冠带。借指显贵的大臣。
19、[蝉貂]chán diāo
即貂蝉。古代王公显宦冠上的两种饰物。
20、[貂襜]diāo chān
1.貂皮制成的短衣。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 2.借指贵臣。
21、[鼲貂]hún diāo
鼲和貂。均为鼠属,其毛皮极为珍贵,可制衣裘。古代侍臣常以其尾为冠饰。汉 刘桢《答曹丕借廓落带书》:“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鼲貂之尾,缀侍臣之幘。”《北史·魏任城王澄传》:“澄 上表諫曰:‘高祖、世宗 皆有女侍中官,未见缀金蝉於象珥,极鼲貂於鬢髮。’”清 钱澄之《典裘歌》:“过市鼲貂殊足羞,不衷妖服迹如扫。”
22、[貂帽]diāo mào
用貂皮制的帽子。
23、[貂褕]diāo yú
1.用貂皮制的短衣。 2.借指贵臣。
24、[貂珠]diāo zhū
貂尾和珍珠。
25、[大貂]dà diāo
唐 代侍中的别称。
26、[貂珥]diāo ěr
1.貂,貂尾;珥,插。指侍中、常侍之冠。因插貂尾为饰,故称。南朝 陈 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况臣等显奉皇华,亲承朝命,珪璋特达,通聘 河阳;貂珥雍容,寻盟 漳水。”唐 杨炯《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荣高近侍,赫奕禁门,雍容貂珥,日暮青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爱才》:“令弟从长,奕世近龙光,貂珥曾参于画室;舍妹夫人,十年陪凤輦,霓裳遂灿于朝霞。” 2.借指帝王贵近之臣。明 王世贞《寿宁侯故第歌》:“貂珥那传就日功,椒房已挟薰天势。”清 钱泳《履园丛话·谭诗·以人存诗》:“斌良《过拂水山庄》诗:‘貂珥若思推辅座,蛾麋甘让作完人。’”
27、[貂侍]diāo shì
指宫中近侍。因冠饰貂尾,故称。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睢水》:“文帝 十二年,封少子 武 为 梁王,太后之爱子,景帝 宠弟也,是以警卫貂侍,饰同天子,藏珍积宝,多拟京师。”
28、[貂寺]diāo sì
太监的别称。因太监的帽子以貂尾为饰,故称。寺,寺人。
29、[貂衣]diāo yī
用貂皮制的衣服。《天宝遗事诸宫调·禄山忆杨妃》:“舞腰宽褪弊貂衣,害得人死临侵一丝两气。”明 唐顺之《谢赐银币表》:“昔 汉帝 宠帷幄谋臣,徒夸金溢;宋祖 赐征南将帅,祗羡貂衣。”清 张景松《弄潮儿歌》:“阿侯年少 邯郸 侠,貂衣骏马珊瑚鞭。”
30、[貂冕]diāo miǎn
饰有貂尾的冠冕,为帝王贵近之臣所戴。
31、[皂貂]zào diāo
亦作“皁貂”。指黑貂制成的袍服。
32、[黄貂]huáng diāo
黄色之貂。亦指黄色貂尾。
33、[貂鼲]diāo hún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貂尾为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
34、[貂羽]diāo yǔ
用貂尾制成的冠饰。因状如鸟羽,故称。
35、[貂熊]diāo xióng
哺乳动物,身体和四肢粗短像熊,尾巴长,尾毛蓬松,全身棕黑色。生活在寒带地区。能爬树,也能游泳,性情凶暴,力气大,吃兔、鹿、松鼠等,夏天还捕食鱼类。
36、[貂扇]diāo shàn
见“貂尾扇”。
37、[貂袍]diāo páo
用貂皮制成的长袍。
38、[貂脚]diāo jiǎo
见“貂却”。
39、[贵貂]guì diāo
有权势的太监。明 沉德符《野获编·畿辅·房山县石经》:“今輦下彫弊,不似往年,宫掖贵貂,亦未闻有大檀施,若一启则不可復钥,必至散軼而后已。”参见“贵璫”。
40、[貂参]diāo cān
指贵幸之职。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两朝剥复录》:“以吾乡 商太宰 周祚 为逆案中人,则大谬矣。太宰累称 浙 党,与东林为难,暮年家居,又就国朝貂参之聘,故乡人皆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