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zhōng

笔顺

𠃍 丿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基础解释

1.内心:无动于~。~心拥护。 2.同“中(zhōng)”:折~。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衣。中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2. 同本义

    衷,里亵衣。——《说文》。段玉裁注:“亵衣有在外者,衷则在内者也。”

    又如:衷衣(里衣,内衣);衷服(贴身内衣)

  3. 通“中”。内心

    汝不察吾衷。——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衷怀歉仄(心里感到内疚抱歉);衷言(心里话);衷素(内心真情)

  4. 中心,中央

    佩,衷之旗也。——《左传·闵公二年》

    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

    服之不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又如:衷正(中正)

〈动〉

  1. 贴身穿着;穿在里面

    或衷其襦。——《谷梁传》

    楚人衷甲。——《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宋· 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禅》

    又如:衷襦(衬在里面的短衣);衷甲(在衣服里面穿铠甲)

  2. 引申为包围

    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左传》

〈形〉

  1. 正;正派

    楚辟我衷。——《左传·昭公六年》。注:“正也。”

    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注:“当也。”

    史馆取为衷据。——清· 章学诚《邵与桐别传》

    又如:衷据(正确的根据)

  2. 善;福

    今天降衷于吴。——《国语·吴语》

    和衷哉。——《书·皋谟》。传:“善也。”

  3. 忠诚

    欲对衷言不从。——《荀子·成相》。注:“诚也。”

    不从命乃衷。——《荀子·子道》

    又如:衷愚(愚忠。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衷赤(赤诚之心)

  4. 另见 zhò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衷-中華語文大辭典

衷ㄓㄨㄥzhōnɡ1.正中;不偏。2.內心;心願。[例]~情|~腸|初~|苦~。3.裁斷。[例]莫~一是。4.姓。

衷-漢語大字典


《説文》:“衷,裏褻衣。从衣,中聲。《春秋傳》曰:‘皆衷其衵服。’”
(一)zhōng 《廣韻》陟弓切,平東知。冬部。
(1)内衣。《説文·衣部》:“衷,裏褻衣。”段玉裁注:“褻衣有在外者,衷則在内者也。”王筠句讀:“褻字衹是私居之服耳,衷則私服之在中者,故言裏以别之。”
(2)穿在里面。《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辛巳,將盟于宋西門之外,楚人衷甲。”杜預注:“甲在衣中,欲因會擊晋。”《聊齋志異·丐仙》:“高每對客,衷杵衣於内,滿座皆聞其香。”
(3)内心。如:言不由衷,无动于衷。《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今天祐其衷,使皆降心以相從也。”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清林則徐《接任河東河道總督日期摺》:“夙夜捫衷,惟矢此不敢欺之一念。”
(4)正;正中。《廣韻·東韻》:“衷,正也。”《左傳·襄公十八年》:“晋州綽及之,射殖綽中肩,兩矢夾脰,曰:‘止,將為三軍獲。不止,將取其衷。’”杜預注:“不止,復欲射兩矢中央。”
(5)正直;正派。《左傳·昭公六年》:“叔向曰: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預注:“辟,邪也;衷,正也。”《國語·周語上》:“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
(6)善;福。《廣雅·釋詁一》:“衷,善也。”《書·皋陶謨》:“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孔傳:“衷,善也。”《國語·晋語二》:“以君之靈,鬼神降衷。”
(7)诚恳。《荀子·成相》:“欲衷對,言不從。”楊倞注:“衷,誠也。欲誠意以對時君,恐言不從而遇禍也。”
(8)姓。《正字通·衣部》:“衷,姓。漢哀、章之後。衷愉仕唐,改姓衷。”
(二)zhòng 《廣韻》陟仲切,去送知。冬部。
适合;恰当。《廣韻·東韻》:“衷,適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服之不衷,身之災也。”杜預注:“衷,猶適也。”《吕氏春秋·適音》:“黄鍾之宫,音之本也,清濁之衷也。衷也者,適也。”《後漢書·梁統傳》:“孔子曰:‘刑罰不衷,則人無所厝手足。’衷之為言不輕不重之謂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ōng

1、[由衷]yóu zhōng

出于本心:~之言。言不~。表示~的感激。

2、[衷心]zhōng xīn

出于内心的:~拥护。~的感谢。

3、[衷肠]zhōng cháng

出于内心的话:倾吐~。畅叙~。

4、[衷情]zhōng qíng

内心的情感:久别重逢,互诉~。

5、[言不由衷]yán bù yóu zhōng

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由:从。衷:内心。

6、[初衷]chū zhōng

最初的心愿:有违~。虽然经过百般挫折,也不改~。

7、[苦衷]kǔ zhōng

不便说出的痛苦或为难的心情:别有~。

8、[热衷]rè zhōng

1.急切盼望得到(个人的地位或利益):~名利。 2.十分爱好(某种活动):~于滑冰。

9、[折衷]zhé zhōng

同“折中”

10、[衷曲]zhōng qū

衷情;心事:倾吐~。

11、[隐衷]yǐn zhōng

隐藏在内心不愿告诉人的苦衷。

12、[曲衷]qū zhōng

内中的情由。

13、[衷素]zhōng sù

亦作“衷愫”。内心真情。

14、[谦衷]qiān zhōng

谦虚的真情。

15、[得衷]de zhōng

同“得中”。适当,适宜。

16、[私衷]sī zhōng

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17、[厝衷]cuò zhōng

关心;注意。

18、[衷创]zhōng chuàng

裹伤。宋 陆游《鹅湖夜坐书怀》诗:“裴度 请讨 蔡,奏事犹衷创。”按,此指 元和 十年 裴度 遇刺。

19、[衷正]zhōng zhèng

中正。

20、[五衷]wǔ zhōng

同“五中”。五脏。亦指内心。

21、[返衷]fǎn zhōng

犹反省。

22、[鉴衷]jiàn zhōng

亦作“鉴衷”。明察心意。

23、[违衷]wéi zhōng

失当。

24、[酸衷]suān zhōng

悲痛的心情。

25、[素衷]sù zhōng

平素的心意。

26、[懦衷]nuò zhōng

无大志的胸怀。多用为自谦之词。

27、[允衷]yǔn zhōng

恰当。

28、[剖衷]pōu zhōng

掬示诚心。

29、[渊衷]yuān zhōng

渊深的胸怀。多用来称颂皇帝。

30、[牖衷]yǒu zhōng

谓启发其内心。牖,通“诱”。

31、[神衷]shén zhōng

神明的内心。旧时常用以称颂帝王的意旨。

32、[降衷]jiàng zhōng

施善;降福。

33、[衷爱]zhōng ài

由衷的喜爱,发自内心的喜爱。

34、[深衷]shēn zhōng

内心;衷情。

35、[衷私]zhōng sī

1.内中私下。 2.指内中隐私。

36、[不衷]bù zhōng

1.不善;不诚。《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奬乱人,孤之望也。”孔颖达 疏:“衷,善也。”《国语·楚语下》:“其为人也,展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衷。” 2.不合适;不恰当。《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服之不衷,身之灾也。”杜预 注:“衷,犹适也。”《左传·昭公十六年》:“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杜预 注:“衷,当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凡是这些过於华靡不衷的服饰,都是 安老爷 平日不准穿戴的。” 3.不符合。《明史·刑法志三》:“刑法有创之自 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

37、[衷赤]zhōng chì

赤诚的心。

38、[衷臆]zhōng yì

内心的情怀。

39、[幽衷]yōu zhōng

隐藏于内心的情思。南朝 宋 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幽衷何用慰,翰墨久謡吟。”《梁书·沉约传》:“抚幽衷而跼念,幸取给於庭庐。”明 皇甫涍《将命巡轺徙倚署阁》诗:“俄顷惻幽衷,遇物悲离索。”

40、[衷衵]zhōng rì

贴身内衣。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衷的反义词 衷的近义词 衷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衷能组什么词
  • 衷能组什么词语
  • 衷可以组什么词
  • 衷可以组什么词语
  • 衷字可以组什么词
  • 衷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衷字能组什么词
  • 衷字能组什么词语
  • 衷字开头的成语
  • 衷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