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
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yóu的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you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基础解释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详细解释
- 【解释】: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 【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 【示例】:旋复下一通令,洋洋洒洒,约一二千言,小子因他~,不愿详录。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
按字解释
言:话。
不:表示否定的意义。
由:顺随,听从。
衷:内心。
词典解释
言不由衷-中華語文大辭典言不由衷丨ㄢˊ ㄅㄨˋ 丨ㄡˊ ㄓㄨㄥyánbùyóuzhōnɡ說的話不是從內心發出的。形容心口不一,虛與應付。[例]他那~的花言巧語,我越聽越生氣。
言不由衷-教育部成語典【台湾】言不由衷㊣ㄧㄢˊ ㄅㄨˋ ㄧㄡˊ ㄓㄨㄥyán bù yóu zhōng口是心非口是心非、心口不一心口如一、言為心聲、言由衷發言由衷發、肺腑之言信不由中信不由中、信不由衷信不由衷、道不由衷道不由衷、言不由中言不由中釋義「言不由衷」之「衷」,典源作「中」。「中」同「衷」,指內心。「言不由衷」則指所說的話不是發自於內心。形容言詞與心意相違背。語本《左傳・隱公三年》。後用「言不由衷」泛指心口不一,虛應敷衍。△「口是心非口是心非」、「言由衷發言由衷發」典源《左傳・隱公三年》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君子曰:「信不由中①,質②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③之?苟有明信,澗谿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注①中:同「衷」,內心。②質:音ㄓˋ,人質。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對方。③間:音ㄐㄧㄢˋ,挑撥、分化。典故「言不由衷」原作「信不由中」,指誠信不由中,信,人言也,亦言不由中意。春秋初年,周平王性格軟弱,王室政權完全掌握在諸侯國的鄭武公和其子鄭莊公手裡。對於這樣的情況,周平王常常覺得不安,所以想將部分權力轉移到虢公手上。鄭莊公得知後,前往質問,周平王懾於莊公的氣勢,只好趕緊否認,並且與鄭國交換人質以示誠信。但平王死後,桓王繼位,便真地將政權移轉到虢公手裡。鄭莊公大為憤怒,於是強奪了周朝兩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報復。周、鄭兩國從此交惡。史家對這件事的評論是:如果承諾不是發自於內心,即使強留人質作為抵押,仍然無法保證彼此能信守約定。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遵循禮法,即使沒有任何抵押物,也不會破壞盟約。後來「言不由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言詞與心意相違背,今則多泛指心口不一,虛應敷衍。書證①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注引汪伯彥《建炎中興日曆》:「王語伯彥等曰:『宗澤渡河,方到趣行,言不由衷。』」②明・李贄《焚書・童心說》:「童心既障,於是發而為言語,則言語不由衷;見而為政事,則政事無根柢;著而為文辭,則文辭不能達。」③明・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一七・梁武帝》:「故自隋而之唐,月露風雲未能衰止,而言不由衷、無實不祥者,蓋亦鮮矣,則(蘇)綽實開之先矣。」用法義心口不一,虛應敷衍。類用在「言語虛假」的表述上。例①他的話言不由衷,聽起來真不舒服。②我最討厭這種假惺惺,言不由衷的人。③當他自覺這話言不由衷時,臉不禁紅了。④他說這話時態度怪怪的,顯得言不由衷。⑤他素來誠懇,今日言不由衷,其出有因。⑥言不由衷的話不是你這種純真的人說得來的。⑦迫於無奈,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說了幾句捧場話。⑧他可能受到威脅,所以說了這些言不由衷的話。⑨在那種場合,大家談的都是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話。⑩我看妳是喜歡上王先生了,才會言不由衷地假意批評他。⑪是不是因為在虛偽的環境待久了,他說話變得很言不由衷?⑫我實在是不忍將真相告訴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要他別多事。⑬我看她有心事,剛剛那幾句話說得言不由衷,不像她平常的為人。辨似辨衷,ㄓㄨㄥ。內心。不可寫作「哀」。同「言不由衷」及「口是心非」都有心口不一致的意思。異「言不由衷」常是迫於情勢而無法說出真心話,側重於敷衍、隱瞞,屬中性義;「口是心非」則有以言語掩蓋心中壞念頭的意思,側重於欺騙、虛偽,為貶義。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辨似例句〇ㄨ在那種場合,大家談的都是些~的客套話。ㄨ〇這傢伙說一套,做一套,典型~的偽君子。
出处
《左传·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引证
宋-汪伯彦--《建炎中兴日历》:王语伯彦等曰:“宗泽渡河,方到趣行,言不由衷。”
现代-李英儒-一三章-《野火春风斗古城》:她心里激动,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很想离开他,跟姐姐会面谈谈这些情况。
现代-姚雪垠-二卷三九章-《李自成》:别的人们也纷纷说些表示同情和勉励的话,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言不由衷。
清-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言不由衷。
现代-巴金-一百一十二-《随想录》:有时敷衍应酬,言不由衷;有时缺乏冷静,言论偏激。
明-江东伟-二集-《芙蓉镜寓言》:孙权问诸葛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权大噱。(壶公曰:恪知媚君,言不由衷。)
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何铸传》:士大夫心术不正,徇虚以掠名,托名以规利。言不由中而首尾向背,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为事君之失。
当代-孙犁--《秀露集·关于诗》:不合情理的,言不由衷的,没有现实根据的夸张,只能使诗格降低。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第二十八回-《民国通俗演义》:旋复下一通令,洋洋洒洒,约一二千言,小子因他言不由衷,不愿详录。
现当代-梁斌--《翻身记事》:他冠冕堂皇地讲了一阵子,但总觉得言不由衷,说深了不好,说浅了也不好。
现代-蒋子龙--《血往心里流》:虽然大家见了他都陪着笑脸,甚至说几句言不由衷的奉承话,但他一转身,后边就有人骂他。
故事
宋-汪伯彦--《建炎中兴日历》:王语伯彦等曰:“宗泽渡河,方到趣行,言不由衷。”
现代-李英儒-一三章-《野火春风斗古城》:她心里激动,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很想离开他,跟姐姐会面谈谈这些情况。
现代-姚雪垠-二卷三九章-《李自成》:别的人们也纷纷说些表示同情和勉励的话,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言不由衷。
清-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言不由衷。
现代-巴金-一百一十二-《随想录》:有时敷衍应酬,言不由衷;有时缺乏冷静,言论偏激。
明-江东伟-二集-《芙蓉镜寓言》:孙权问诸葛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权大噱。(壶公曰:恪知媚君,言不由衷。)
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何铸传》:士大夫心术不正,徇虚以掠名,托名以规利。言不由中而首尾向背,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为事君之失。
当代-孙犁--《秀露集·关于诗》:不合情理的,言不由衷的,没有现实根据的夸张,只能使诗格降低。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第二十八回-《民国通俗演义》:旋复下一通令,洋洋洒洒,约一二千言,小子因他言不由衷,不愿详录。
现当代-梁斌--《翻身记事》:他冠冕堂皇地讲了一阵子,但总觉得言不由衷,说深了不好,说浅了也不好。
现代-蒋子龙--《血往心里流》:虽然大家见了他都陪着笑脸,甚至说几句言不由衷的奉承话,但他一转身,后边就有人骂他。
造句
yán bù yóu zhōng
1、他虽满口应下,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言不由衷。
2、迫于无奈,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说了几句捧场话。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yán bù yóu zhōng
1、[甜言蜜语]tián yán mì yǔ
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的动听的话。
2、[口口声声]kǒu kou shēng shēng
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3、[口是心非]kǒu shì xīn fēi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4、[阳奉阴违]yáng fèng yīn wéi
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5、[两面三刀]liǎng miàn sān dāo
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6、[有口无心]yǒu kǒu wú xīn
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7、[言行不一]yán xíng bù yī
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8、[心口不一]xīn kǒu bù yī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9、[叶公好龙]yè gōng hào lóng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0、[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11、[言不由中]yán bù yóu zhōng
心口不一致。
反义词
yán bù yóu zhōng
1、[肺腑之言]fèi fǔ zhī yán
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2、[表里如一]biǎo lǐ rú yī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像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3、[言行一致]yán xíng yī zhì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4、[言为心声]yán wéi xīn shēng
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5、[心口如一]xīn kǒu rú yī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6、[由衷之言]yóu zhōng zhī yán
衷:内心。出自内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