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奋臂
拼音
táng láng fèn b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áng的字 拼音为láng的字 拼音为fèn的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 拼音为fen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详细解释
- 【解释】: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出自】:唐·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
- 【示例】:却乃提一旅之师,抗百万之众,何异~,羊豚鼓鬣。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
按字解释
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有翅两对,前腿呈镰刀状。捕食昆虫,对农业有益。有的地区叫刀螂。
奋:举起;逞。
臂:胳膊。
词典解释
螳螂奋臂-中华成语大词典螳螂奋臂
【拼音】:táng láng fèn bì
解释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
唐·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
示例
却乃提一旅之师,抗百万之众,何异~,羊豚鼓鬣。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
近义词
螳臂挡车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出处
唐·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引证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却乃提一旅之师,抗百万之众,何异螳螂奋臂,羊豚鼓鬣。
故事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却乃提一旅之师,抗百万之众,何异螳螂奋臂,羊豚鼓鬣。
造句
táng láng fèn bì
1、却乃提一旅之师,抗百万之众,何异螳螂奋臂,羊豚鼓鬣。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
接龙
臂有四肘 肘腋之患 患难见知己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人地生疏 疏不间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táng láng fèn bì
1、[螳臂挡车]táng bì dǎng chē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