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𠃍 丿 𠃍 丿 𠃌
“辟”左右紧靠,“辛”下竖对上点。“月”横画平行均匀,框形端正,宽窄适中;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基础解释

胳膊。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2. 胳臂

    臂,手上也。——《说文》

    肱谓之臂。——《广雅·释亲》

    肩臂。——《仪礼·少牢礼》。注:“肱骨。”

    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臂缚(古时缚在两臂以抵御兵刃的铠甲。也称“臂手”);臂纱(缠手臂的纱布)

  3. 动物的前肢

    滑水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山海经·北山经》。注:“前脚也。”

    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

    又如:长臂猿;螳臂当车;臂臑(牲畜前体的中下部)

  4. 器械伸长部分,似人之有臂,如弓把、弩柄、梯帮等。

    如:悬臂,弩臂;支持墙架的金属臂

  5. 一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

    如:银河的旋臂

〈动〉

  1. 放在胳膊上 。

    如:臂鹰(使鹰停在手臂上。即架鹰。引申为打猎)

  2. 另见 bei

  1. ——见“胳臂”( gēbei)

  2. 另见 bì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臂-中華語文大辭典

臂臂1ㄅ丨ˋbì1.胳膊。[例]一~之力∣三頭六~∣~肌發達。2.某些動物的前肢。[例]長~猿∣螳~當車。3.器械上伸出的類似臂的部分。[例]弓~∣起重~。臂臂2ㄅ丨ˋbì˙ㄅㄟbei參見【胳臂】。

臂-漢語大字典


《説文》:“臂,手上也。从肉,辟聲。”
(一)bì 《廣韻》卑義切,去寘幫。支部。
(1)胳膊。从肩到腕的部分。《説文·肉部》:“臂,手上也。”《廣雅·釋親》:“肱謂之臂。”《老子》第三十八章:“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荀子·勸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玄孫扶向店前行,左臂凴肩右臂折。”
(2)放在胳膊上。《後漢書·梁冀傳》:“性嗜酒,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又好臂鷹走狗,騁馬鬥雞。”
(3)动物的前肢。《周禮·天官·内饔》:“馬黑脊而般臂。”《莊子·人間世》:“汝不知乎螳蜋乎?怒其臂以當車轍。”《山海經·北山經》:“(水馬)其狀如馬,文臂、牛尾。”郭璞注:“臂,前腳也。”
(4)弓把;弩柄。《釋名·釋兵》:“弩,其柄曰臂,似人臂也。”《周禮·考工記·弓人》:“於挺臂中有柎焉,故剽。”賈公彦疏:“直臂中正謂弓把處。”
(5)椎击。《公羊傳·莊公十二年》:“(宋)萬臂摋仇牧。”王引之述聞:“臂,椎擊也。”
(二)bei
〔胳臂〕胳膊。如:痛得我抬不起胳臂。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手臂]shǒu bì

1.胳膊。 2.比喻助手:他是王队长的得力~。

2、[左膀右臂]zuǒ bǎng yòu bì

比喻得力的助手。

3、[双臂]shuāng bì

两个手臂。

4、[臂膀]bì bǎng

1.胳膊。 2.比喻助手。

5、[臂章]bì zhāng

佩戴在衣袖(一般为左袖)上臂部分表示身份或职务的标志。

6、[臂弯]bì wān

上臂和前臂相接处向内弯曲的部分。

7、[前臂]qián bì

胳膊上由肘至腕的部分。

8、[右臂]yòu bì

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

9、[上臂]shàng bì

胳膊上由肩至肘的部分。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这条神经从你的颈部开始下伸到你的上臂,在运行到你的手的过程中围绕过你的肘关节。2、尺骨神经怎么会得到这样的一个愚蠢的名字“笑骨”,事实上其道理就在于这条神经也通过您的上臂上的肱骨上运行。3、最近另外一种BI公司发明的系统也获得了良好的成效。这种静电发射的装置通过按压违法者的上臂来“品尝”他体内的酒精含量。4、您只需要每天在手腕至颈部之间毛发较少的部位---例如,上臂或者胸部---贴敷一片即可。5、你的肩膀应该放松,上臂自然挂在你的身体旁边。6、所以穿三分袖的上衣和毛衣,是隐藏你的上臂和上身相当不错的方法,但同时也裸露了一些你的肌肤在外面。7、当上臂露出时,小心的抬起头部,注意观察后肩部的生产。8、长袖、七分袖或泡泡袖会遮住肥肥的上臂。9、她有着长长的上臂,手掌和手指短而灵活,她可以用手掌支撑体重。10、当上臂露出时,小心的抬起头部,感受后肩部的生产。11、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男性高质量的上臂肌肉有36%的人更容易死于任何死因比那些较小的武器。12、多数人通过在上臂注射接种此类疫苗。13、第一个发现是巨

10、[断臂]duàn bì

1.砍断手臂。谓僧人求法专诚。 2.砍断手臂。谓女子贞洁守身。典出《新五代史·杂传序》:“予尝得五代时小説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之事……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

11、[臂力]bì lì

臂部的力量。

12、[悬臂]xuán bì

某些机器、机械等伸展在机身外部像手臂的部分。

13、[振臂]zhèn bì

挥动胳膊,表示奋发或激昂:~高呼。~一呼,应者云集。

14、[力臂]lì bì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时,力的作用线与转轴间的垂直距离。

15、[铁臂]tiě bì

坚强有力的手臂。

16、[护臂]hù bì

运动员用的戴在手臂上的防护套,防止臂部受伤。

17、[玉臂]yù bì

白嫩的手臂。多用以美称女子的臂腕。

18、[臂搁]bì gē

亦作“臂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

19、[臂膊]bì bó

胳膊。

20、[重臂]zhòng bì

杠杆的重点和支点间的距离。

21、[臂腕]bì wàn

手腕。

22、[膀臂]bǎng bì

1.比喻得力的助手:你来得好,给我添了个~。 2.膀子

23、[骈臂]pián bì

犹并肩。

24、[指臂]zhǐ bì

手指与臂膀。比喻得力的助手。

25、[克臂]kè bì

刺臂出血。古人盟誓的一种方式。

26、[靠臂]kào bì

即靠手。

27、[臂臑]bì nào

牲畜前体的中、下部。

28、[努臂]nǔ bì

伸臂。

29、[联臂]lián bì

本为互相挽臂,比喻相偕。唐 黄滔《放榜日》诗:“郄詵 联臂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明 李贽《穷途说》:“若 深有 与我三人者,联臂同席十餘年矣,学同术,业同方,忧乐同事。”清 曹寅《归舟和培山见答韵》:“重结联臂游,犹顾惜泥泞。”

30、[锲臂]qiè bì

谓割臂刺血。古代订盟约时用以表示坚定不移。

31、[扼臂]è bì

手镯。

32、[臂长]bì cháng

臂下垂贴附身体两侧,自锁骨顶端至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

33、[臂甲]bì jiǎ

防护臂部的铠甲。

34、[臂缠]bì chán

妇女缠在手臂上的饰物。

35、[臂阳]bì yáng

臂的外侧。

36、[刺臂]cì bì

1.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 2.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37、[臂缚]bì fù

古代战士缚在两臂上以御兵刃的铁甲。

38、[臂障]bì zhàng

像墙壁的障碍物,多用于比喻:消除双方之间的思想~。

39、[连臂]lián bì

1.手搀手;臂挽臂。旧题汉伶玄《赵飞燕外传》:“时十月五日,宫中故事,上灵安庙,是日吹塤击鼓,连臂踏地歌《赤凤来曲》。”北周庾信《北园射堂新成》诗:“惊心一雁落,连臂两猿腾。”清汤右曾《谷贱行》:“酤酒赛神神降巫,村场击鼓连臂呼。” 2.表示共同;一起。

40、[肘臂]zhǒu bì

臂膀,比喻亲信。

bei

1、[胳臂]gē bei

胳膊。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臂的反义词 臂的近义词 臂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臂能组什么词
  • 臂能组什么词语
  • 臂可以组什么词
  • 臂可以组什么词语
  • 臂字可以组什么词
  • 臂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臂字能组什么词
  • 臂字能组什么词语
  • 臂字开头的成语
  • 臂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