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之心
拼音
gǒu qiě zhī xī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ǒu的字 拼音为qiě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xīn的字 拼音为gou的字 拼音为qie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xin的字基础解释
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详细解释
- 【解释】: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
- 【出自】: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九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
按字解释
苟且:得过且过。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在形容词、名词或数量词后。
心:想法;心意。
词典解释
苟且之心-中华成语大词典苟且之心
【拼音】:gǒu qiě zhī xīn
解释
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九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苟且之心。”
示例
饰~,弃本崇教,其违于形势远矣。 ★清·章炳麟《〈客帝〉匡谬》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一般多指男女关系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九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引证
宋-范纯仁--《论新法乞责降》:忠贤日疏,谀佞得志,陛下无纳谏之美,百官怀苟且之心。
明末清初-揭重熙--《古今正气纪序》:后死者因足书而破其苟且之心,作其怠惰之气。
当代-王安忆-二部三章-《长恨歌》:他们真是绝望,但又不是绝望到底,而是暗怀苟且之心。
明-沈受先--《三元记·秉操》:你本该是他的人,如今到与我复合在此。他虽无苟且之心,我当有报本之意。
清-名教中人-八回-《好逑传》:却喜她又与铁公子往来的稠密,虽说彼此敬重,没有苟且之心,我想也只不过是要避嫌疑,心里未尝不暗暗指望。
清-西周生-第七十九回-《醒世姻缘传》: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苟且之心。
近代-章炳麟--《〈客帝〉匡谬》:饰苟且之心,弃本崇教,其违于形势远矣。
故事
宋-范纯仁--《论新法乞责降》:忠贤日疏,谀佞得志,陛下无纳谏之美,百官怀苟且之心。
明末清初-揭重熙--《古今正气纪序》:后死者因足书而破其苟且之心,作其怠惰之气。
当代-王安忆-二部三章-《长恨歌》:他们真是绝望,但又不是绝望到底,而是暗怀苟且之心。
明-沈受先--《三元记·秉操》:你本该是他的人,如今到与我复合在此。他虽无苟且之心,我当有报本之意。
清-名教中人-八回-《好逑传》:却喜她又与铁公子往来的稠密,虽说彼此敬重,没有苟且之心,我想也只不过是要避嫌疑,心里未尝不暗暗指望。
清-西周生-第七十九回-《醒世姻缘传》: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苟且之心。
近代-章炳麟--《〈客帝〉匡谬》:饰苟且之心,弃本崇教,其违于形势远矣。
造句
gǒu qiě zhī xīn
1、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