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受之诉
拼音
fū shòu zhī s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ū的字 拼音为shòu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sù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su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
- 【出自】:《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 【示例】:你想外国人又不是包龙图,况且又不懂中国话,自然中了他的“~”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
按字解释
肤受:浮泛不实。
之: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
诉:诉说。
词典解释
肤受之诉-中华成语大词典肤受之诉
【拼音】:fū shòu zhī sù
解释
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
出处
《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示例
你想外国人又不是包龙图,况且又不懂中国话,自然中了他的“~”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
近义词
肤受之愬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肤受之诉见“肤受之愬”。
出处
《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引证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凭传》:伏见前太尉西曹掾蒋遵,清亮忠孝,学通古今,陛下纳肤受之诉,遂致禁锢。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房玄龄传》:褒秋毫之善,解吞舟之网。逆耳之谏必听,肤受之诉斯绝。
元-胡祗遹--《折狱杂条》:肤受之诉,世俗所谓情理切害者,勿遽先入于心,察言观色,详情虑事不出乎理。
近代-吴趼人-一〇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你想外国人又不是包龙图,况且又不懂中国话,自然中了他的“肤受之愬”了。
故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凭传》:伏见前太尉西曹掾蒋遵,清亮忠孝,学通古今,陛下纳肤受之诉,遂致禁锢。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房玄龄传》:褒秋毫之善,解吞舟之网。逆耳之谏必听,肤受之诉斯绝。
元-胡祗遹--《折狱杂条》:肤受之诉,世俗所谓情理切害者,勿遽先入于心,察言观色,详情虑事不出乎理。
近代-吴趼人-一〇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你想外国人又不是包龙图,况且又不懂中国话,自然中了他的“肤受之愬”了。
造句
fū shòu zhī sù
1、你想外国人又不是包龙图,况且又不懂中国话,自然中了他的“肤受之诉”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
接龙
诉诸武力 力穷势孤 孤军独战 战战业业 业荒于嬉 嬉皮笑脸 脸红筋暴 暴衣露盖 盖棺定论 论功封赏 赏贤使能 能柔能刚 刚正不阿 阿其所好 好高骛远 远走高飞 飞来横祸 祸结兵连 连绵不断 断编残简 简练揣摩组词
近义词
fū shòu zhī sù
1、[肤受之愬]fū shòu zhī sù
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