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锥之地
拼音
zhì zhuī zhī d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zhuī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dì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zhu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di的字基础解释
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详细解释
- 【解释】: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 【出自】:《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按字解释
置锥: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地方。
之: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地:地方。
词典解释
置锥之地-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弹丸之地
一隅之地
针尖地
立锥之地
置锥之地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地方。亦比喻赖以安身立命之地。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荀子·非十二子》:“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
●宋陈亮《酌古论·桑维翰》:“且昔者汉高帝尝刱业矣,倡义草莽,无置锥之地。”亦省作“置锥”。
●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之四:“置锥良有余,终身志惩创。”
出处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引证
宋-陈亮--《酌古论·桑维翰》:且昔者汉高帝尝创业矣,倡义草莽,无置锥之地。
战国-荀子--《荀子·儒效》: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食;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宋-冯时行--《蓦山溪·村中闲作》:高下与人和,且觅个、置锥之地。
唐-韦应物-《全唐诗》一九O-《答故人见谕》:常负交亲责,且为一官累。况本落人,归无置锥地。
故事
宋-陈亮--《酌古论·桑维翰》:且昔者汉高帝尝创业矣,倡义草莽,无置锥之地。
战国-荀子--《荀子·儒效》: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食;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宋-冯时行--《蓦山溪·村中闲作》:高下与人和,且觅个、置锥之地。
唐-韦应物-《全唐诗》一九O-《答故人见谕》:常负交亲责,且为一官累。况本落人,归无置锥地。
造句
接龙
地尽其利 利令智昏 昏镜重明 明人不做暗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zhì zhuī zhī dì
1、[弹丸之地]dàn wán zhī dì
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2、[立锥之地]lì zhuī zhī dì
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反义词
zhì zhuī zhī dì
1、[地大物博]dì dà wù bó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