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好辞
拼音
jué miào hǎo c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ué的字 拼音为miào的字 拼音为hǎo的字 拼音为cí的字 拼音为jue的字 拼音为miao的字 拼音为hao的字 拼音为ci的字基础解释
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详细解释
- 【解释】: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蒱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 【示例】:文人笔端有口,能就现前真景,抒写成篇,即是~。
◎清·许印芳《与李生论诗》 -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绝妙:极美妙;极巧妙。
好: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
辞:同“词”,文辞。
词典解释
绝妙好辞-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絕妙好辭
绝妙好辞-中华成语大词典绝妙好辞
【拼音】:jué miào hǎo cí
解释
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蒱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示例
文人笔端有口,能就现前真景,抒写成篇,即是~。 ★清·许印芳《与李生论诗》
近义词
绝妙好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经从曹娥碑下经过,见碑上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问杨修是什么意思,杨修回答知道,曹操止住不让说,自己一路琢磨,走了三十里后重于猜到是“绝妙好辞”,并自认为才能不如杨修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蒱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引证
唐-苏颋--《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衔凄固托,抚疾何成,愧不得绝妙好辞,披文而相质耳。
清-檀萃--《玉楼词馀序》:迨我外家石楼公始敷兰蕙之芬,初制芙蓉之剧,畅千古不平遗恨,为一时绝妙好辞。
现代-丁玲--《美的语言从哪里来》:我们从古人书中可以读到很多绝妙好辞,这都是前辈作家从生活中体会出来的,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等等。
故事
唐-苏颋--《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衔凄固托,抚疾何成,愧不得绝妙好辞,披文而相质耳。
清-檀萃--《玉楼词馀序》:迨我外家石楼公始敷兰蕙之芬,初制芙蓉之剧,畅千古不平遗恨,为一时绝妙好辞。
现代-丁玲--《美的语言从哪里来》:我们从古人书中可以读到很多绝妙好辞,这都是前辈作家从生活中体会出来的,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等等。
造句
jué miào hǎo cí
1、这首小诗不仅构思精巧,而且立意新颖,确是一首绝妙好辞。
接龙
辞不达意 意在笔先 先睹为快 快刀斩乱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全神贯注 注玄尚白 白发苍苍 苍蝇见血 血肉横飞 飞蛾扑火 火烧眉毛 毛骨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组词
近义词
jué miào hǎo cí
1、[绝妙好词]jué miào hǎo c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