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藏秽
拼音
nà wū cáng hu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à的字 拼音为wū的字 拼音为cáng的字 拼音为huì的字 拼音为na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cang的字 拼音为hui的字基础解释
同“ 納污含垢 ”。 宋 叶適 《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淺不勝舟,而小者納污藏穢,流泉不來,感爲癘疫,民之病此,積四五十年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遂使首善賢士之關,翻爲納污藏穢之府。”详细解释
- 【解释】:同“ 納污含垢 ”。 宋 叶適 《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淺不勝舟,而小者納污藏穢,流泉不來,感爲癘疫,民之病此,積四五十年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遂使首善賢士之關,翻爲納污藏穢之府。”
按字解释
纳:容纳。
污:污垢,脏东西。
藏:隐避。
秽:肮脏,污秽。
词典解释
纳污藏秽-中华成语大词典纳污藏秽
【拼音】:nà wū cáng huì
解释
纳:容纳;秽:肮脏,污秽。包藏容纳污浊肮脏的东西。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
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示例
遂使首善贤士之关,翻为~之府。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
近义词
纳污藏垢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聚积的场所
纳污藏秽同“纳污含垢”。
●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明谢肇浙《五杂俎·事部三》:“遂使首善贤士之关,翻为纳污藏秽之府。”
出处
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引证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遂使首善贤士之关,翻为纳污藏秽之府。
故事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遂使首善贤士之关,翻为纳污藏秽之府。
造句
接龙
秽德彰闻 闻名不如见面 面不改色 色色俱全 全神贯注 注玄尚白 白发苍苍 苍蝇见血 血肉横飞 飞蛾扑火 火烧眉毛 毛骨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组词
近义词
nà wū cáng huì
1、[纳污藏垢]nà wū cáng gòu
同“ 納污含垢 ”。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所最可痛者,舊病未去,新病復來,日積月深,納污藏垢,馴至良醫束手,岌岌待亡。” 欧榘甲 《新广东》:“此私會也,人類不齊,流品最雜,爲納污藏垢之巢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