紵
拼音
zhù笔顺
𠃋 𠃋 丶 丶 丶 丶 丶 丶 ㇇ 一 亅同音字
拼音为zhù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基础解释
见“纻”。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紵-中華語文大辭典紵纻ㄓㄨˋzhù1.〈書〉苧麻。[例]東門之池,可以漚~(《詩經‧陳風‧東門之池》)。2.〈書〉用苧麻纖維製成的粗布。[例]絺綌~不入(《禮記‧喪服大記》)。
紵-中華大字典1、紵讀音:文呂切,音宁,語韻。釋文:檾屬。細者爲絟。粗者爲~。見《說文》。
〔按檾者枲屬也。周禮典枲、掌布緦縷~之麻草之物。注云。白而細疏曰~。段本改粗者爲~爲布白而細曰~。其說與周禮注合〕。
2、舒讀音:商居切,音書,魚韻。釋文:
❶伸也。一曰~緩也。見《說文予部》。
〔按段注云。經傳或假荼。或假豫。又注~緩也云。此與糸部紓音義皆同〕。
❷展也。見《廣雅釋詁》。
〔按方言~勃。展也。東齊之間。凡展物謂之~勃〕。
❸散也。《淮南原道》:~之幎於六合。
❹啟也。《素問五常政大論》:其令條~。
❺徐也。《詩野有死麕》:~而脫脫兮。
❻慢也。《史記五帝紀》:貴而不~。《索隱》:~、猶慢也。
❼詳也。《淮南原道》:~安以定。
❽蘇也。楚通語也。見《方言》。
❾敍也。見《爾雅釋詁》。
❿緖也。見《爾雅釋詁》。
⓫惰也。《書洪範》:曰豫。
〔疏〕:鄭王本豫作~。王肅云。~、惰也。
⓬國名。《詩閟宮》:荆~是懲。〔今安徽廬江縣西有~縣故城〕。
⓭鼎名。《左定六年傳》:文之~鼎。
⓮壽~。地名。《左襄二十三年傳》:明日將復戰。期於壽~。
〔注〕:壽~。莒地。
⓯~遲。閒雅也。《禮記玉藻》:君子之容~遲。
⓰望~。月御也。《離騷》:前望~使先驅兮。
⓱~鴈。鵝也。《儀禮聘禮記》:出如~鴈。
⓲~鳧。鶩也。見《爾雅釋鳥》。
⓳姓也。唐~元輿。
⓴通荼。《考工記弓人》:斲目必荼。《司農注》:荼讀爲~。
3、舒釋文:同豫。《晉書地理志》:豫者~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也。
〔按集韻。~或作豫。合~豫爲一〕。
4、筝釋文:古紵字。見《玉篇》。
5、圝讀音:直呂切,音宁,語韻。釋文:綿絮裝衣。見《篇海》。
6、社釋文:同圝。見《篇海》。〔康熙字典云。圝即紵字重文。此復圝字之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