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丿 𠃍
“⺮”左右等大,左低右高。下部左边横画平行均匀,竖画端正;右边上下中心对齐,“日”上下等宽,大小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基础解释

1.书;书册:古~。经~。 2.登记隶属关系的册簿。引申指隶属关系:国~。党~。户~。 3.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原~。祖~。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竹,耤( 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2. 同本义

    籍,簿书也。——《说文》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

    掌邦国宾客之体籍。——《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

    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

    宫观之籍。——明· 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籍口(户口);籍戎(编入军籍);籍地(官宦门第);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除籍(于簿籍中除名)

  3. 泛指书,成册的著作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万章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梦溪笔谈·活板》

    由是文籍生焉。——萧统《文选序》

    又如:籍图(文籍图书);书籍;古籍;经籍;典籍

  4. 代表个人的身份;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街问紫芝。——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又如:军籍;党籍;外籍;客籍;团籍;队籍

  5. 籍贯

    顷小儿回籍应举。——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宋阳山书》

    又如:回籍;原籍

  6. 征籍。中国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

    又如:籍税(征收租税);籍赋(赋税);籍敛(征收田税);籍求(敛取);籍取(敛取;征收);籍兵(征集兵士)

  7. 门籍,一种写有当事人姓名的小牌子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汉书·魏相传》

  8. 汉代有事需要出入宫门者,皆有门籍悬于宫门,以备案验

〈动〉

  1. 登记

    籍吏民。(籍,登记。登记官吏、人民,就是造花名册、户籍册等。)——《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籍名(登记籍贯名字);籍没(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籍夫(登记征用民夫);籍田(藉田。古代天子亲耕之田。以所获祭祀宗庙,并寓劝农之意)

  2. 没收入官 。

    如:籍配(籍没和充军);籍略(籍没和强取);籍死(犯罪被籍没致死);籍产(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

  3. 假借。通“借” 。

    如:籍甚(有所凭藉而更强大);籍在(依赖,慰藉)

〈形〉

  1. 杂乱 。

    如:狼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籍籍-汉语大词典

籍籍1.众口喧腾貌。
●《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刘建﹞复数使使至长安迎征臣,鲁恭王太后闻之,遗征臣书曰:‘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颜师古注:“籍籍,喧聒之意。”
●《南史·齐始兴简王鉴传》:“﹝鉴﹞行次新城,道路籍籍,云陈显达大选士马,不肯就征,巴西太守阴智伯亦以为然。”
●《新唐书·刘蕡传》:“自诏书下,万口籍籍,叹其诚鲠,至于垂泣。”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夫人道:‘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
2.声名盛大貌。
●南朝宋袁淑《效曹子建<白马篇>》诗:“籍籍关外来,车徒倾国廛。”
●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
仇兆鳌注:“籍籍,声名之盛也。”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涂》词:“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3.纵横交错貌;众多貌。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华容夫人起舞曰:‘发纷纷兮置渠,骨籍籍兮亡居。’”
颜师古注:“籍籍,从横貌也。”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该河洛之籍籍,博百氏之云云。”
王明注:“籍籍,纷纷貌。”
●宋司马光《次韵和吴冲卿秋意》之一:“槐花落庭除,籍籍不可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欻闻履声籍籍,两人惊起,则少年推扉入矣。”

籍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籍籍ㄐㄧˊ ㄐㄧˊjí jí①猶眾口喧喧甚囂塵上。《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江都易王劉非傳》:「國中口語籍籍,慎無復至江都。」《漢書.卷六六.劉屈氂傳》:「事籍籍如此,何謂祕也?」②縱橫散落的樣子。《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燕刺王劉旦傳》:「髮紛紛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③聲名盛大的樣子。《文選.袁淑.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籍籍關外來,車徒傾國廛。」唐.韓愈〈送僧澄觀〉詩:「借問經營本何人,道人澄觀名籍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书籍]shū jí

装订成册的著作。

2、[籍贯]jí guàn

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3、[户籍]hù jí

户籍管理机关以户为单位登记本地区内居民的册子,转指作为本地区居民的身份。

4、[学籍]xué jí

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保留~。开除~。

5、[枕经籍书]zhěn jīng jí shū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6、[秘籍]mì jí

珍贵罕见的书籍:孤本~。也作秘笈。

7、[外籍]wài jí

1.外地户籍;外地:他是~人,我是本地人。 2.外国国籍:加入~。~院士。~货轮。

8、[国籍]guó jí

一个人作为一个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该国的法律上的身份。国籍与公民资格常用于同一意义。凡具有某国国籍的人就是该国公民,享有外国人不能享有的一些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等,也履行外国人不必履行的一些义务,如服兵役等。

9、[古籍]gǔ jí

古书。

10、[党籍]dǎng jí

申请入党的人 被批准后取得的党员资格。

11、[祖籍]zǔ jí

原籍。

12、[典籍]diǎn jí

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文献~。

13、[原籍]yuán jí

原先的籍贯(区别于“寄籍、客籍”):~浙江,寄籍北京。

14、[入籍]rù jí

外籍或无国籍的人加入某国国籍。

15、[会籍]huì jí

根据某些团体组织的章程,经过一定手续而取得的作为该团体成员的资格。

16、[史籍]shǐ jí

历史书籍。

17、[籍籍]jí jí

同“藉藉”

18、[地籍]dì jí

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面积、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19、[法籍]fǎ jí

1.载有法令制度的典籍。 2.佛教经书。

20、[军籍]jūn jí

原指登记军人姓名等的簿册,转指军人的身份。

21、[狼籍]láng jí

同“狼藉”

22、[经籍]jīng jí

1.经书。 2.泛指图书(多指古代的)。

23、[籍没]jí mò

登记并没收(家产)。

24、[本籍]běn jí

祖籍;老家。

25、[客籍]kè jí

1.寄居的籍贯。与“原籍”相区别。 2.指寄居本地的外地人。

26、[名籍]míng jí

1.记名入册。 2.犹名册。

27、[图籍]tú jí

疆域图和户口册。

28、[寄籍]jì jí

指长期离开原籍居住外地而有的外地籍贯(区别于“原籍”)。

29、[乐籍]lè jí

乐户的名籍。古时官妓属乐部,故称。亦指乐户或官妓。唐 杜牧《张好好》诗序:“好好 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元 无名氏《云窗梦》第一折:“两京诗酒客,烟花杖子头。老身姓 郑,是这 汴梁 乐籍。”《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当日就唤老鴇过来,将钱八十千付作身价,替 月仙 除了乐籍。”清 赵翼《高邮吊毛惜惜》诗:“死忠事岂责蛾眉,乐籍偏成此段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她原是清白良家女子,持身甚严,并非出身乐籍,可以随便欺负。”

30、[簿籍]bù jí

账簿、名册等。

31、[团籍]tuán jí

团籍即团员资格,由团支部讨论通过和上级委员会批准。

32、[占籍]zhàn jí

上报户口,入籍定居。

33、[削籍]xuē jí

1.革职。 2.指旧时妓女从乐籍上除名从良。

34、[引籍]yǐn jí

1.引人及门籍。古代宫廷的门使及出入宫门的牒籍。 2.谓通名状于门使,使导引入宫。

35、[勋籍]xūn jí

记载功勋的簿籍。相当于后代的功劳簿。

36、[白籍]bái jí

东晋 和 南朝 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晋书·成帝纪》:“﹝ 咸康 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七年》:“詔实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胡三省 注:“时王公庶人多自北来,侨寓 江 左;今皆以土著为断,著之白籍也。白籍者,户口版籍也。宋 齐 以下有黄籍。”

37、[戎籍]róng jí

军籍。唐 李翱《平原郡王柏公碑》:“贞元 二年 淮西 平,詔曰:‘休勋茂伐,书於竹帛,戎籍乃为裨将副,非所以褒功宠德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二·陈飞》:“近日 吴中 有一 顾 姓者,初应募在戎籍,后得异人传授,云一日夜可千里。”

38、[谱籍]pǔ jí

即谱系。

39、[楚籍]chǔ jí

指 西楚霸王 项羽。

40、[方籍]fāng jí

医书。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籍的反义词 籍的近义词 籍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籍能组什么词
  • 籍能组什么词语
  • 籍可以组什么词
  • 籍可以组什么词语
  • 籍字可以组什么词
  • 籍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籍字能组什么词
  • 籍字能组什么词语
  • 籍字开头的成语
  • 籍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