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
拼音
shǐ j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历史书籍。详细解释
历史典籍,史书。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於 景 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夫圣人立教,其言若是,在於史籍,其义亦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此时史籍甚微,未足成类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跋》:“几世纪几千年的史籍,正象心血如潮,一刹那间已现重重的噩梦。”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史籍-中華語文大辭典史籍史籍ㄕˇ ㄐ丨ˊshǐjí記載歷史的典籍。[例]根據~記載,此地是赤壁之戰的古戰場。
史籍-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史册
青史
汗青
史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hǐ jí
1、职官,记载职官、官佐的史籍,包括讲为官之道的书。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shǐ jí
1、[汗青]hàn qīng
古代用来记事的竹简,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时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样,所以古人称竹简为汗青。后用来泛指书籍史册。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典籍]diǎn jí
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文献~。
3、[史乘]shǐ shèng
《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乘、梼杌、春秋,是周朝三国史籍的名称。后用“史乘”称一般史书。乘(shèng)。
4、[史册]shǐ cè
历史记录:名垂~。也作史策。
5、[史实]shǐ shí
历史上的事实:《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大部分都有~根据。
6、[历史]lì shǐ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人类的~。 2.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指历史学。
7、[史书]shǐ shū
记载历史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