疐
拼音
dì笔顺
一 丨 丶 ㇇ 丨 𠃍 一 丨 一 ㇇ 丨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古通“蒂”,爪果的蒂。详细解释
1. 疐 [zhì]
- 疐 [zhì]
绊倒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诗·豳风·狼跋》
又如:跋前疐后(狼前进时会踩着下巴底下垂着的肉,后退又会被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停滞;阻碍 。
如:疐跋(困难);疐便(难易)
〈动〉
〈动〉
绊倒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诗·豳风·狼跋》
又如:跋前疐后(狼前进时会踩着下巴底下垂着的肉,后退又会被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停滞;阻碍 。
如:疐跋(困难);疐便(难易)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疐-中華語文大辭典疐ㄓˋzhì1.〈書〉跌倒;被絆倒。[例]狼跋其胡,載~其尾(《詩經‧豳風‧狼跋》)。2.〈書〉停滯、阻礙不前;指遭受挫折、失敗。[例]~礙∣滯~∣困~∣屢試屢~。∥也作「躓」。
疐-康熙字典疐
【午集上】【疋字部】 疐
★【唐韻】【集韻】【韻會】陟利切【正韻】支義切,𠀤音至。頓也。【說文】礙不行也。人欲去而止之也。
◎又頓也,跲也。【爾雅·釋言】疐,仆也。【詩·豳風】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傳】疐,跲也。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跲其尾。【疏】退則跲其尾,謂卻頓而倒于尾上也。
★又【廣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𠀤與蔕同。【爾雅·釋木】棗李曰疐之。【疏】謂治棗李,皆去其疐。疐者,柢也。【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爲國君者華之,巾以綌,爲大夫累之,士疐之。【疏】疐謂脫華處。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ì
1、[跋疐]bá dì
见“跋躓”。
2、[跲疐]jiá dì
倾跌。引申为颠沛困顿。清 钱谦益《文肃王公行状》:“谦益 衰迟白首,惭负师门,追惟二十年餘,登顿跲疐,与党论相终始,痛定思痛,有餘感焉。”
3、[滞疐]zhì dì
谓阻碍不通。
4、[忿疐]fèn dì
见“忿懥”。
5、[疐便]dì biàn
难易。
6、[疐跋]dì bá
困难。
7、[疐后跋前]dì hòu bá qián
喻进退两难。语出《诗·豳风·狼跋》:“狼疐其尾,載跋其胡。”孔颖达 疏:“狼進前則躐其胡,却退則跲其尾,是進退有難。”梁启超《中国国债史》:“兩造交鬨,勢極汹汹,我政府疐後跋前,莫知所適。”
zhì
1、[跋前疐后]bá qián zhì hòu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意思是说狼向前进就踩着它的胡(下巴下面下垂的肉),往后退就被尾巴绊倒。后用“跋前疐后”比喻进退两难。疐(zhì):跌倒。
2、[跋胡疐尾]bá hú zhì wěi
比喻进退两难。
3、[前跋后疐]qián bá hòu zhì
比喻进退两难。
4、[进退跋疐]jìn tuì bá zhì
犹言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5、[流离颠疐]liú lí diān zhì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流离颠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