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拼音
bì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用以捕捉鳥﹑兔的長柄小網。《說文解字》:“畢,田网也。”段玉裁注:“謂田獵之网也。”《莊子·胠篋》:“夫弓弩畢弋機變之知多;則鳥亂於上矣。” 2.簡札。《爾雅·釋器》:“簡謂之畢。”邢昺疏:“簡,竹簡也。古未有紙,載文於簡,謂之簡扎,一名畢。”《禮記·學記》:“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 3.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字彙·田部》:“畢,宿名。畢八星,二星直上如柄,六星曲為兩行。張其口。”《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月離于畢,俾滂沱矣。”《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 4.姓。如宋代有畢昇,清代有畢沅。 5.用網捕捉。《詩經·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毛亨注:“於其飛乃畢掩而羅之。” 6.結束﹑終止:今日事,今日畢。《孟子·滕文公上》:“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唐·元稹《鶯鶯傳》:“言畢,翩然而逝。” 7.全部﹑一齊:原形畢露;群賢畢至。唐·韓愈《進學解》:“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畢-中華語文大辭典畢毕ㄅ丨ˋbì1.古代打獵用的網,有長柄。2.完成;終結;結束。[例]~業|禮~|完~。3.全;完全。[例]~生|群響~絕|原形~露。4.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參見【二十八星宿】。5.姓。
畢-中華大字典1、畢讀音:壁吉切,音必,質韻。釋文:
❶本作俳。《說文鹭部》:俳。田网也。从芈。象俳形。微也。或曰甶聲。
〔注〕:有柄网。所以掩兔。張衡西京賦曰。華蓋承辰。天畢前驅。此也。亦象形字。
〔按段注。鴛鴦傳云。~掩而羅之。然則不獨掩兔。亦可掩鳥。皆以上覆下也。~星主弋獵。故曰~。亦曰䍐車。許於率下曰。捕鳥~也。此非別有一~。亦是掩物之网。特牲饋食禮。助載鼎實之器象之。亦曰~。此則用以上載爲異。桂注。象~。當云象~星。甶聲者。文本从田。或以爲从甶得聲〕。
❷濁謂之~。見爾雅釋天。
〔注〕:掩兔之~。或呼爲濁。因星形以名。
〔按史記律書。濁者、觸也。言萬物皆觸死也〕。
❸噣也。見《詩漸漸之石傳》。
〔按盧令序。齊侯好田獵~弋。箋云。~、噣也。釋天李注。噣、陰氣獨起。陽氣必止。故曰~〕。
❹星名。《淮南時則》:旦~中。
〔注〕:~、西方白虎之宿。
〔按卽今小雪節子正二刻二分之中星。正字通云。~八星。二星直上如柄。六星曲爲兩行。張其口。獨斷云。雨師神~星也。其象在天。能雨〕。
❺月名。《爾雅釋天》:月在甲曰~。
〔按史記厤書。月名~聚。索隱。~、月雄也〕。
❻~爲天網。見《後漢蘇竟傳》。
❼竟也。見《廣雅釋詁》。
〔按左傳莊二十九年。龍見而~務。疏引釋例云。~者、竟也〕。
❽盡也。見《爾雅釋詁》。
〔按儀禮士冠禮。兄弟~袗玄。注。~、猶盡也。呂覽長見。西河~入秦。注。~、由盡也。周禮封人注。國人~作。疏。~、亦盡也〕。
❾止也。見《爾雅釋天李注》。
❿皆也。《儀禮士昏禮》:從者~玄端。
〔注〕:~、猶皆也。
⓫疾也。《淮南覽冥》:體便輕~。
⓬終也。《書大誥》:攸受休~。
⓭簡也。《爾雅釋器》:簡謂之~。
〔注〕:今簡札也。
〔按禮記學記。呻其佔~。疏。~、簡也。正字通引宋子京別紙云。伏奉手~。謂手簡也〕。
⓮貫牲體木。見《集韻》。
〔按禮記雜記。~用桑。長三尺。注。~、所以助主人於載者。儀禮大射儀。以弓爲~。注。~、所以敎助執事者。疏。~、是助載鼎實之物。故司馬執弓爲~以指授。特牲饋食禮。宗人執~先入。注。~狀如叉。蓋爲其似~星。取名焉〕。
⓯地名。《爾雅釋丘》:~、堂牆。
〔注〕:今終南山道名~。其邊若堂室之牆。
〔按李注名崖似堂牆曰~。詩終南。有紀有堂。箋云。~、終南山之道名。邊如堂之牆然。周書作絣。葬武王于~。注。~、地名。史記集解引書太誓馬注云。~、文王墓地名〕。
⓰國名〕。左僖二十四年傳〕:~原酆郇。文之昭也。
⓱~門。路門也。見《字彙補》。
⓲~方。神名。《廣雅釋天》:木神謂之~方。
〔按張衡賦薛注。~方、老父神。如烏。兩足一翼〕。
⓳通稷。《荀子哀公》:東野~。〔莊子達生作東野稷〕。
⓴同韠。《荀子正論》:共艾~。
〔注〕:~、與韠同。
㉑同蓽。《爾雅釋器釋文》:~、李本作蓽。
㉒同毟。《爾雅釋丘釋文》:~、本又作毟。
㉓同罼。《詩鴛鴦》:~之羅之。〔呂覽季春作罼之羅之〕。
㉔姓也。~公高後。晉有~卓。見《字彙》。
〔按古今姓氏書辨證云。~出自姬姓。春秋時~萬封於魏〕。
2、彃讀音:壁吉切,音畢,質韻。釋文:
❶射也。楚辭曰。夫蚱焉~日也。見《說文》。
❷弦也。見《類篇》。
3、佄釋文:同畢。見《字彙補》。
〔按康熙字典云。卽畢字之譌〕。
4、縪讀音:壁結切,音必,薄必切,音邲,質韻。釋文:
❶止也。見《說文》。《段注》:鹿車下鐵、陳宋淮楚之間謂之畢。所謂鹿車~也。與用組約圭中央。皆所以止者。
❷韍也。《廣雅釋器》:韍謂之~。
〔按此假爲韠〕。
❸縫也。《儀禮旣夕》:冠六升外~。
〔注〕:~、謂縫著於武也。
5、縪讀音:必結切,音彆,屑韻。釋文:以組約圭也。《考工記玉人》:天子圭中必。
〔注〕:必讀如鹿車~之~。謂以組約其中央而執之。以備失隊。
〔按段玉裁云。古畢、必、通用。故䪐、~、同〕。
6、罼讀音:壁吉切,音必,質韻。釋文:同畢。《集韻》:畢。說文、田罔也。从鹭。象~形微也。亦從网。
〔按畢字在說文鹭部。訓田网也。段注謂田獵之网。必云田者。以其字從田也。小雅毛傳曰。畢、所以掩兔也。月令注曰。㒺小而柄長。謂之畢。按鴛鴦傳云。畢掩而羅之。然則不獨掩兔。亦可掩鳥。皆以上覆下也。廣雅。~、率也。疏證云。說文、率。捕鳥畢也。梅膺祚云。字本作畢。田獵之網。故从田从鹭。象形。後人加网於其上也〕。
7、鉷讀音:璧吉切,音必,質韻。釋文:
❶敬也。見《集韻》。
❷人名。與~。見《宋史宗室表》。
❸同䟆、蹕。《玉篇》:~。止行也。本作䟆、蹕。
❹通畢。《正字通》:~、言止也。與畢通。
8、鏎讀音:壁吉切,音必,質韻。釋文:簡也。見《集韻》。
〔按字當作畢。爾雅釋器云。畢、謂之簡。郭弘農云。今簡札也。蓋古未有紙。載文於竹簡。簡形似畢。故名畢。以韋編之。似藩落。故亦假作篳。廣韻云。俗從金。是。集韻以~爲正。非〕。
9、韠讀音:壁吉切,音必,質韻。釋文:韍也。所以蔽前。以韋。下廣二尺。上廣一尺。其頭五寸。一命縕~。再命赤~。見《說文》。
〔按左桓二年傳疏云。黻之與~。祭服他服之異名耳。其體制則同。玉藻說玄端服之~云。~、君朱。大夫素。士爵韋。發首言~。句末言韋。明皆以韋爲之。凡~皆象裳色。言君朱大夫素。則尊卑之~。直色別而已。無他飾也。其黻則有文飾焉。明堂位曰。有虞氏服黻。夏后氏山。殷火。周龍章。鄭玄云。韍、冕服之~也。舜始作之。以尊祭服。禹湯至周。增以畫文。後王彌飾也。山、取其仁可仰也。火、取其明也。龍、取其變化也。天子備焉。諸侯而下。卿大夫山。士俦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