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拼音
bān笔顺
一 一 丨 ㇀ 丶 丿 一 一 丨 一左右两边横画分别平行,间距均匀;竖画分别从横画正中直下,竖撇先竖后撇,点画位置恰当。
同音字
拼音为bān的字 拼音为ban的字基础解释
1.为了工作或学习等目的而编成的组织:大~。作业~。进修~。 2.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晚~儿。值~。日夜三~。 3.军队编制的基层单位,隶属于排。 4.旧指戏班,也用于剧团的名称:~规。搭~。三庆~。 5.a)用于人群:这~姑娘真有干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你搭下一~飞机走吧。公共汽车每隔四分钟就有一~。 6.按排定的时间开行的:~车。~机。 7.调回或调动(军队):~师。 8.姓。详细解释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分开;离群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又如:班马
赏赐;分给
晋侯执 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分布;铺开
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又如:班卖(摊开出卖);班荆
颁布。后作“颁”
周公…制礼乐,班度量,而下大服。——《汉书·翟方进传》
又如:班政(颁布政令);班论(颁布);班布(犹公布)
返回
请班师。——《左传·襄公十年》。注:“还也。”
又如:班军(回师,撤军);班旋(犹班师)
排列
班位于天下。——《韩非子·存韩》
职位等次,位次;等级
班在九人。——《左传·文公六年》。注:“位也。”
徐勉为吏部尚书,定为十八班。——《隋书·百官志》
又如:班秩(官员的品级);班禄(班位和俸禄);班资(官阶和资格)
序列;排列等级
班,次也。——《小尔雅》
班,列也。——《方言三》
班,序也。——《广雅》
又如:按部就班;班次(补授或提升官职的先后次序);班列(按班排列)
引申朝班。指朝庭上臣下所站的队列
班朝治军。——《礼记·曲礼》
使鲁为其班。——《左传·桓公六年》
又如:班部(大臣在朝见时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班台(古代以司马、司空、司徒为三台,故以泛称朝官之前列显要者)
按照职务或为某种需要而编成的组织 。也指旧时对剧团的称呼。
如:班首(班头;为首的);班本(指戏文本);戏班;文班;武班
按时在教员指导之下学习同一学科、听教员讲授或进行有指导的讨论或演习的一群学生的组织 。
如:西班牙语班
现行军队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
如:三连六班冲上去!
一天之内按工作时间划分的段落 。
如:三班倒;上夜班
指妓院 。
如:班子(方言。指妓院)
姓
通“斑”。杂色,亦指杂色斑点或斑纹
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屈原《离骚》
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缁布之衣。——《晏子春秋·外篇》
班白者不徒行。——《韩非子·外储说左》
又如:班衣戏彩(《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言年已古稀的老莱子,身穿花衣,手持玩具,作儿童状以取悦双亲);班驳(杂色,色彩斑斓)
定时开行的 。
如:班机;班车
用于人群
忙出来吩咐雇了两班脚子。——《儒林外史》
又如:一班人马
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 。
如:头班船;二班车
〈动〉
〈名〉
〈形〉
〈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班班-辞源3【班班】㊀猶彬彬。形容文雅。漢 揚雄 太玄四 文:“文質班班,萬物粲然。”㊁形容繁密、衆多。後漢書 五行志一:“桓帝之初,京都童謡曰:‘……車班班,入 河閒。’”唐 杜甫 杜工部詩史補遺七 憶昔之二:“齊紈 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㊂明顯,明白。後漢書八十下 趙壹傳與友人書:“余畏禁,不敢班班顯言,竊爲 窮鳥賦一篇。”注:“班班,明貌。”
班班-汉语大词典班班1.明显貌;显著貌。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窃为《穷鸟赋》一篇。”
李贤注:“班班,明貌。”
●唐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序:“读史书,自黄帝至吴魏间,班班能言之。”
●明宋濂《游涂荆二山记》:“梁魏交斗时,就山筑堰以灌寿春,其遗迹犹班班可见。”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五章:“及光武好之(占验派),其流愈鬯,东京儒者张衡、郎顗最称名家,襄楷、蔡邕、杨厚等亦班班焉。”
2.络绎不绝貌;盛多貌。
●《后汉书·五行志一》:“车班班,入河间者,言上将崩,乘舆班班入河间迎灵帝也。”
●唐杜甫《忆昔》诗之二:“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仇兆鳌注:“言商贾不绝于道。”
●宋陈亮《皇帝正谢表》:“济济朋来,班班颖脱,以须选择,不使弃遗。”
●明唐寅《姑苏八咏》之五:“响屧长廊故几间,于今惟见草班班。”
3.犹彬彬。文质兼备貌。
●汉扬雄《太玄·文》:“文质班班,万物粲然。”
●《晋书·索靖传》:“忽班班而成章,信奇妙之焕烂。”
4.斑点众多貌。班,通“斑”。
●唐白居易《山中五绝句·石上苔》:“漠漠班班石上苔,幽芳静绿绝纤埃。”一本作“斑斑”。
●宋王安石《招叶致远》诗:“白下、长干一水间,竹匀新笋已班班。”
●金元好问《杏花杂诗》之十一:“小雨班班晓未匀,烟光水色画难真。”
●明方孝孺《游清泉山记》:“至其脊,有怪石二,半陷于土,藓深碧色,鳞生其上,班班可玩。”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ān
1、[班级]bān jí
学校里的年级和班的总称。
2、[按部就班]àn bù jiù bān
晋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指文章结构、选词造句合乎规范。现指按照正常的条理、步骤去做。有时也指拘泥陈规,缺乏创新精神。
3、[加班]jiā bān
在规定以外增加工作时间或班次:~加点。~费(加班得到的报酬)。
4、[值班]zhí bān
(轮流)在规定的时间担任工作。
5、[班长]bān zhǎng
1.学校班级中的负责学生。 2.负责一个班的士兵,通常是军士级。 3.妓院老板。
6、[班机]bān jī
有固定的航线并按排定的时间起飞的飞机。
7、[上班]shàng bān
在规定的时间到工作地点工作。
8、[航班]háng bān
客轮或客机航行的班次,也指某一班次的客轮或客机。
9、[下班]xià bān
每天规定的工作时间结束:每天下午六点~。下了班儿你干什么去?
10、[接班]jiē bān
1.接替上一班的工作:我们下午三点~,晚十一点交班。 2.指接替前辈人的工作、事业:老工人张师傅退休了,由他女儿接了班。
11、[班车]bān chē
有固定的路线并按排定的时间开行的车辆,多指机关、团体等专用的。
12、[夜班]yè bān
夜里工作的班次:值~。
13、[开班]kāi bān
进修班、培训班等第一次上课。
14、[班次]bān cì
1.学校里的班级次序。 2.定时往来的交通运输工具开行的次数(序数):增加航班~。
15、[末班]mò bān
1.犹下位。多指卑微的官位。 2.犹末界。 3.最后一班。
16、[同班]tóng bān
1.同在一个班里:~同学。~战友。他们两个没有同过班。 2.同一个班级的同学。
17、[班组]bān zǔ
企业中根据工作需要组成的较小的基层单位:~会。优秀~。
18、[大班]dà bān
1.幼儿园里由五周岁至六周岁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2.旧时称洋行的经理。
19、[探班]tàn bān
看正在上班工作的人或者工作内容。有监督的成分在内。
20、[班底]bān dǐ
原指戏班中主要演员以外的其他演员。后来也指在某一主管人领导下的主要人员。
21、[带班]dài bān
带领人值班(巡逻、劳动等):今夜排长亲自~。老主任出马,~操作。
22、[当班]dāng bān
在规定的时间内担任工作或参加劳动;值班:轮流~。~工人正在紧张地劳动。
23、[跟班]gēn bān
1.随同某一劳动集体或学习集体(劳动或学习):~干活儿。~听课。 2.旧时跟随在官员身边供使唤的人。也叫跟班儿的。
24、[轮班]lún bān
分班轮流:~替换。民兵轮着班放哨。
25、[中班]zhōng bān
1.三班倒工作中排在中间的班次,一般为下午上班:上~。 2.幼儿园里由四周岁至五周岁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26、[领班]lǐng bān
1.厂矿、饭店等单位里带领一班人工作。 2.担任领班的人。
27、[两班]liǎng bān
古代帝王朝会,官员依文武分成东西两列,谓之两班。亦借指文武官员。
28、[晚班]wǎn bān
晚上工作的班次:上~。~工人。
29、[插班]chā bān
学校根据转学来的学生的学历和程度编入适当班级:~生。
30、[坐班]zuò bān
每天按规定时间在单位工作(多指在办公室上班的):~制。
31、[鲁班]lǔ bān
春秋时期建筑工匠。姓公输,名般(也作班、盘),鲁国人,故名。据传他发明了曲尺、打孔钻和吊线的墨斗等一套工具,创制了攻城的“云梯”、水战的“钩拒”和滑翔的“木鹊”等。被中国建筑工匠尊为“祖师”。
32、[排班]pái bān
排队,排成队列;依班次或班级排列。
33、[白班]bái bān
白天工作的班次;日班。
34、[早班]zǎo bān
早晨工作的班次:上 ~。
35、[交班]jiāo bān
把工作任务交给下一班。
36、[班期]bān qī
1.定期往返的轮船、飞机等开航的时间:客运~。 2.邮局投递信件等的固定日期。
37、[倒班]dǎo bān
分班轮换:~生产。昼夜~。
38、[班轮]bān lún
有固定的航线并按排定的时间起航的轮船。
39、[本班]běn bān
1.我们班。 2.这个班。
40、[戏班]xì bān
也叫戏班子。旧时对戏曲剧团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