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漂杵
拼音
liú xuè piāo ch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xiě的字 拼音为piào的字 拼音为chǔ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xie的字 拼音为piao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基础解释
杵:捣物的棒槌。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流:液体移动。
血:血液,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红色液体(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周身循环,输送养分给各组织,同时把废物带到排泄器官内。
漂:浮在液体上面不沉下去。
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词典解释
流血漂杵-中华成语大词典流血漂杵
【拼音】:liú xuè piāo chǔ
解释
杵:捣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出处
《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汉·贾谊《益攘》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示例
~,方自此始。 ★宋·陆游《禹庙赋》
近义词
流血漂卤、流血漂橹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血流成河
流血漂杵ㄌㄧㄡˊ ㄒㄧㄝˇ ㄆㄧㄠ ㄔㄨˇ (又音)ㄌㄧㄡˊ ㄒㄩㄝˋ ㄆㄧㄠ ㄔㄨˇliú xiě piāo chǔ (又音)liú xuè piāo chǔ杵,搗衣棒。流血漂杵形容血流之多,足以使搗衣棒漂浮起來。比喻死傷慘重。宋.陸游〈禹廟賦〉:「流血漂杵,方自此始。」也作「流血漂鹵」。
出处
引证
宋-陆游--《禹庙赋》:流血漂杵,方自此始。
汉-贾谊--《益攘》: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故事
宋-陆游--《禹庙赋》:流血漂杵,方自此始。
汉-贾谊--《益攘》: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造句
接龙
杵臼之交 交淡若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liú xuè piāo chǔ
1、[流血漂橹]liú xuè piāo lǔ
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橹,盾牌。
2、[流血漂卤]liú xuè piāo lǔ
卤:通“橹”,大盾牌。血流得能将橹浮起来。形容死伤极多。亦作“流血漂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