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漂橹
拼音
liú xiě piāo l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xiě的字 拼音为piāo的字 拼音为lǔ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xie的字 拼音为piao的字 拼音为l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流:液体移动;流动。
血: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
漂橹:谓血流浮起大盾牌。形容杀伤极多。
词典解释
流血漂橹-中华成语大词典流血漂橹
【拼音】:liú xuè piāo lǔ
解释
橹:盾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示例
近义词
流血漂杵、血流成河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血流成河
英文
so much blood being shed as to float the shield
出处
引证
汉-贾谊--《新书·益壤》: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
宋-王澜--《念奴娇· 避地溢江,书于新亭》: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汉-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佚名--《读书》:继用六国合纵而秦吞纵灭之;鲁连决心蹈东海而死,不忍为之民;武王伐殷,流血漂橹,伯夷叔齐登西山及饿且死等历史典故为例证。
故事
汉-贾谊--《新书·益壤》: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
宋-王澜--《念奴娇· 避地溢江,书于新亭》: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汉-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佚名--《读书》:继用六国合纵而秦吞纵灭之;鲁连决心蹈东海而死,不忍为之民;武王伐殷,流血漂橹,伯夷叔齐登西山及饿且死等历史典故为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