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威仪
拼音
hàn guān wēi y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àn的字 拼音为guān的字 拼音为wēi的字 拼音为yí的字 拼音为han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详细解释
- 【解释】: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 【示例】:惟兹梨园子弟,犹存~。
◎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按字解释
汉官: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汉人官吏。
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官吏的服饰仪表。
词典解释
汉官威仪-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漢官威儀
汉官威仪-中华成语大词典汉官威仪
【拼音】:hàn guān wēi yí
解释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出处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示例
惟兹梨园子弟,犹存~。 ★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泛指正统的皇家礼制
出处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引证
明-郭造卿--《陶仲举诗集序》:仲举游南太学,六朝之韵在也,所闻者南音耳。至壮而北,则燕市非昔,皆周家制度、汉官威仪式矣。
现代-鲁迅--《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后,重见“汉官威仪”,”峨冠博带“。
近代-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惟兹梨园子弟,犹存汉官威仪。
宋-周煇--《清波杂志·唃厮啰》:既仗使节,辟官属、计事宜、结恩信、称诏锡赉茶彩,悉用汉官威仪。
现代-钱钟联--《黄公度先生年谱》:二十七日,何使偕先生等诣会馆之天后宫行香。汉官威仪,倭人见所未见,观者如堵。
故事
明-郭造卿--《陶仲举诗集序》:仲举游南太学,六朝之韵在也,所闻者南音耳。至壮而北,则燕市非昔,皆周家制度、汉官威仪式矣。
现代-鲁迅--《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后,重见“汉官威仪”,”峨冠博带“。
近代-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惟兹梨园子弟,犹存汉官威仪。
宋-周煇--《清波杂志·唃厮啰》:既仗使节,辟官属、计事宜、结恩信、称诏锡赉茶彩,悉用汉官威仪。
现代-钱钟联--《黄公度先生年谱》:二十七日,何使偕先生等诣会馆之天后宫行香。汉官威仪,倭人见所未见,观者如堵。
造句
hàn guān wēi yí
1、惟兹梨园子弟,犹存汉官威仪。◎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