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毛践土
拼音
shí máo jiàn t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máo的字 拼音为jiàn的字 拼音为tǔ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mao的字 拼音为jian的字 拼音为tu的字基础解释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践: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详细解释
- 【解释】: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践: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 【出自】:《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 【示例】:~偏知感,地厚天高乱颂扬。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用于感戴恩德
按字解释
食:吃。
毛:指谷物。
践:践踏,踩。
土:国土。
词典解释
食毛践土-汉语大词典食毛践土居其地而食其土之所产。毛,指可食植物。谓一切生活所需,均属国君所有。旧时常用作感戴君恩之辞。语本《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食毛践土,已三十余年。”
●郑观应《盛世危言·传教》:“况入教之民,犹是中国食毛践土之民也。”
●章炳麟《訄书·原人》:“自秦汉以后,井田废,约剂在民间,民归德于君,文饰其辞,则亦曰食毛践土,此非事实也。”
同:食毛踐土
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引证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食毛践土已三十余年。
现当代-陶菊隐-五十六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凡属食毛践土者,皆应与祖国誓同生死,与元恶不共戴天。
明-刘宗周--《处人说》:自有生以后,此身已属父母。及其稍长,遂有兄弟,与之比肩。长而有室,又有妻子,与之室家。至于食毛践土,君臣之义无所不在。
清-李宝嘉-四七回-《官场现形记》:做百姓的食毛践土,连国课都要欠起来不还,这还了得吗!
近代-吴趼人-第九回-《痛史》:莫说子孙要存了个深仁厚泽食毛践土的心思,就是子孙要报仇,那鞑子还要说甚么“大逆不道”呢。
故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食毛践土已三十余年。
现当代-陶菊隐-五十六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凡属食毛践土者,皆应与祖国誓同生死,与元恶不共戴天。
明-刘宗周--《处人说》:自有生以后,此身已属父母。及其稍长,遂有兄弟,与之比肩。长而有室,又有妻子,与之室家。至于食毛践土,君臣之义无所不在。
清-李宝嘉-四七回-《官场现形记》:做百姓的食毛践土,连国课都要欠起来不还,这还了得吗!
近代-吴趼人-第九回-《痛史》:莫说子孙要存了个深仁厚泽食毛践土的心思,就是子孙要报仇,那鞑子还要说甚么“大逆不道”呢。
造句
shí máo jiàn tǔ
1、食毛践土偏知感,地厚天高乱颂扬。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
2、对于这个乡下姑娘来说,上海的生活真如食毛践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