楇
拼音
guō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丨 𠃍 𠃍 丨 𠃌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huò的字 拼音为huo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盛润滑车轴油膏的器皿。2.纺车收丝的器具。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楇-中華大字典1、楇讀音:古臥切,音過,胡臥切,音和,箇韻。釋文:盛膏器。見《說文》。《通訓定聲》:今御者系小瓶於車旁。盛油以脂轂。此其具也。字亦作輠、作鍋、作鐹。方言九。車釭謂之鍋。廣雅釋器。鍋、釭也。
2、楇讀音:古禾切,音戈,歌韻。釋文:紡車。見《集韻》。
3、楇讀音:苦瓦切,音骻,馬韻。釋文:橫㰅杖。見《類篇》。
4、輠讀音:戶果切,音夥,古火切,音果,哿韻。釋文:
❶裹也。裹軹頭也。見《釋名釋車》。
❷筩也。車盛膏器。見《集韻》。
〔按韻會、車行其軸當滑易。故常載脂膏以塗軸。此即其器也〕。
❸通過。《史記孟子荀卿傳》:灸轂過髠。《集解》:劉向別錄曰。過字作~。
〔按~、灸之雖盡。猶有餘流。以喩淳于髠之善言。雖盡猶有餘味耳〕。
5、輠讀音:戶瓦切,音踝,馬韻。苦猥切,音塊,戶賄切,音績,賄韻。釋文:迥轉也。《禮記雜記》: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輪者。
楇
【辰集中】【木字部】 楇
★【集韻】胡臥切,和去聲。【說文】盛膏器。【字彙】車中盛膏以塗輪者。
★又【廣韻】【集韻】𠀤古禾切,音戈。同𨍋。紡車收絲具也。
★又【類篇】苦瓦切,誇上聲。橫㰅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