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kū的字 拼音为ku的字

基础解释

1.(植物等)失去水分:~萎。~槁。~草。~骨。 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井。海~石烂。 3.肌肉干瘪:~瘦。 4.没有生趣;枯燥:~坐。 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茶~。麻~。 6.姓。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 同本义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3. 弃市暴死

    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荀子·正论》。杨倞注:“枯,弃市暴尸也。”

    又如:枯磔(古代的两种重刑。枯,指弃市暴死;磔,指车裂)

〈形〉

  1. 干涸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论衡·效力》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山林川泽之数。——《周礼·天官·司书》。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又如:枯池(干涸的池塘);枯渴(干渴);枯鱼之肆(比喻身在穷途)

  2. 过其枯城,或蘖青青。——《太玄差》。范望注:“枯,虚也。”

    又如:枯守(空守);枯城(荒废的旧城);枯煎(空受熬煎)

  3.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子·外物》

    又如:枯窘(枯竭贫乏);枯泪(泪已哭尽);枯灭(消灭尽)

  4. 干瘦;憔悴

    开若枯骸,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又如:枯悴(憔悴);枯黧(憔悴黧黑);枯黯(憔悴而灰暗);枯羸(憔悴羸弱)枯毁(瘦弱,毁损)

  5. 乏味,无趣 。

    如:枯住(枯燥乏味地居住);枯禅(佛教徒指静坐参禅。又指闲坐,闲聊)

〈名〉

  1. 枯朽的树木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

    如:茶枯;菜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枯-中華語文大辭典

枯ㄎㄨkū1.(植物等)失去水分。[例]葉子~了│~木逢春│~枝敗葉。2.乾涸;變乾。[例]一口~井│海~石爛│油盡燈~。3.乾瘦;憔悴。[例]形容~槁│面容~瘦。4.單調;沒有興味。[例]~坐半晌│~燥無味。5.油茶、芝麻、大豆等油料作物,經榨油後剩餘的渣滓。[例]茶~│菜~│麻~。6.癱瘓。7.★姓。

枯-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枯 kū
❶草木枯萎。
《管子·度地》:
伐~木而去之。
引乾涸。
《荀子·致士》:
川淵~則龍魚去之。
❷乾癟,憔悴。
《荀子·脩身》:
勞倦而容貌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枯草]kū cǎo

枯萎的草;干草。

2、[枯叶]kū yè

干叶,败叶。

3、[枯黄]kū huáng

干枯焦黄:~的禾苗。过了中秋,树叶逐渐~。

4、[干枯]gān kū

1.草木由于衰老或缺乏营养、水分等而失去生机:一夜大风,地上落满了~的树叶。 2.因缺少脂肪或水分而皮肤干燥。 3.干涸:~的古井。

5、[枯木逢春]kū mù féng chūn

比喻重获生机。

6、[枯死]kū sǐ

1.枯萎而死。 2.指死亡。

7、[枯燥]kū zào

单调,没有趣味:生活~。~无味。

8、[枯竭]kū jié

1.(水源)干涸;断绝:水源~。河道~。 2.(体力、资财等)用尽;穷竭:精力~。资源~。

9、[枯萎]kū wěi

干枯萎缩:荷叶完全~了。

10、[荣枯]róng kū

1.草木茂盛与枯萎。 2.喻人世的盛衰、穷达。

11、[枯枝]kū zhī

干枯的树枝。

12、[枯水]kū shuǐ

河道流量最小,水位最低的情况。

13、[枯木]kū mù

1.老树;枯树。《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南朝 梁 范缜《神灭论》:“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寧是荣木之体!”唐 卢照邻《行路难》诗:“君不见 长安 城北 渭 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新唐书·五行志一》:“武德 四年,亳州 老子祠 枯树復生枝叶……占曰:‘枯木復生,权臣执政。’” 2.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北周 庾信《小园赋》:“心则 歷陵 枯木,髮则 睢阳 乱丝。”宋 范成大《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诗:“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3.指刑具。唐 高彦休《唐阙史·秦中子得先人书》:“富室少年列状始末,诉於县官,詰问伏罪,遂寘枯木。”宋 陶穀《清异录·肉雷》:“来绍,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禀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则百囚俱断,轰响震动一邑,时呼肉雷。” 4.指神主;棺材。宋 孔平仲《续世说·直谏》:“今兵士之徒无罪,乃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鏑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宋 黄庭坚《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陈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呜呼昊天,忍此荼毒。”

14、[枯树]kū shù

凋枯之树。

15、[枯藤]kū téng

1.枯老的藤蔓。 2.称藤制的手杖。

16、[枯井]kū jǐng

干枯没有水的井。

17、[枯荣]kū róng

草木的盛衰。比喻人的得志和失意。

18、[枯槁]kū gǎo

1.(草木)干枯:禾苗~。 2.(面容)憔悴:形容~。

19、[枯坐]kū zuò

无所事事地干坐着。

20、[枯干]kū gān

干枯;枯槁:河流~。

21、[偏枯]piān kū

1.中医指半身不遂的病。 2.比喻偏于一方面,发展不平衡。

22、[枯骨]kū gǔ

尸体腐烂后剩下的骨头。

23、[焦枯]jiāo kū

(植物)干枯:久旱不雨,禾苗~。

24、[枯朽]kū xiǔ

干枯腐朽:这棵老树已经~了。

25、[枯寂]kū jì

枯燥寂寞:~的生活。他们人多,虽然在沙漠中行进,也不感到~。

26、[枯涩]kū sè

1.枯燥不流畅:文字~。 2.干燥不滑润:两眼~。

27、[枯肠]kū cháng

比喻写诗作文时贫乏的思路:搜索~,不成一句。

28、[油枯]yóu kū

即油饼。

29、[茶枯]chá kū

油茶的种子在榨油时被压成的饼状渣滓,可做肥料。

30、[枯颅]kū lú

1.秃顶,光头。 2.指骷髅。

31、[枯尸]kū shī

干枯的尸骨。

32、[枯落]kū luò

凋落;衰残。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是故天之道以三时成生,以一时丧死。死之者,谓百物枯落也;丧之者,谓阴气悲哀也。”汉 徐干《中论·修本》:“《诗》曰:‘……何木不死,何草不萎。’言盛阳布德之月,草木犹有枯落而与时谬者。”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

33、[枯饼]kū bǐng

作物的种子榨油后成饼形的渣滓。

34、[枯蜡]kū là

比喻枯燥无味的事物。

35、[枯寒]kū hán

指贫苦的山野生活。

36、[枯蔫]kū niān

犹枯萎。《花城》1981年第3期:“一个春天,我们忽然发现‘版纳红’攀枝花的幼林竟成片地枯蔫死去。”

37、[枯渴]kū kě

1.干渴。 2.形容穷困拮据。

38、[枯萃]kū cuì

干枯憔悴。萃,通“悴”。

39、[枯径]kū jìng

偏僻小路。

40、[枯矾]kū fán

加热于明矾,去其结晶,成一种白色粗松之轻块,用为止血收敛药。

近义词

1、[]gàn

1、[]gān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2.指干部。3.做。4.能干;有能力的。5.担任;从事。6.事情变坏;糟。~了,钥匙忘在屋里了。

1.古代指盾牌。2.姓。3.冒犯。4.牵连;涉及。5.追求。6.水边。7.天干。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9.不用水的。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把萝卜晒成~儿。11.空虚;空无所有。12.只具形式的。13.属性词。指拜认的。14.徒然;白。~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17.慢待;置之不理。

反义词

1、[]róng

1.草木茂盛:欣欣向~。本固枝~。 2.兴盛:繁~。 3.光荣(跟“辱”相对):~誉。~耀。虚~。~获冠军。 4.姓。

相关字词

枯的反义词 枯的近义词 枯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枯能组什么词
  • 枯能组什么词语
  • 枯可以组什么词
  • 枯可以组什么词语
  • 枯字可以组什么词
  • 枯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枯字能组什么词
  • 枯字能组什么词语
  • 枯字开头的成语
  • 枯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