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之赋
拼音
wú yī zhī f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ú的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以'无衣之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详细解释
- 【解释】:以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 【出自】: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
按字解释
无衣:《诗经》《秦风》篇名。
之:代词,虚指。
赋: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
词典解释
无衣之赋-中华成语大词典无衣之赋
【拼音】:wú yī zhī fù
解释
以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出处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无衣之赋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
●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
后以“无衣之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唐柳宗元《睢阳庙碑序》:“首碎秦庭,终懵《无衣》之赋;身离楚野,徒伤带剑之辞。”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呈属以包胥秦庭之事,愿听执事《无衣》之赋;如不得命,江南亿万姓从此死无日矣。”
参阅《诗·秦风·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