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措手足
拼音
wú suǒ cuò shǒu z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ú的字 拼音为suǒ的字 拼音为cuò的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zú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suo的字 拼音为cuo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 拼音为zu的字基础解释
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详细解释
- 【解释】: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 【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含贬义
按字解释
无:没有。
所:处所,地方。
措:安放。
手: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
足:脚。
词典解释
无所措手足-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無所措手足
无所措手足-中华成语大词典无所措手足
【拼音】:wú suǒ cuò shǒu zú
解释
措:放置。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
《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示例
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近义词
手足无措、无所措手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指不知如何是好
英文
at a loss what to do
出处
《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引证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元传》:至乃陪仆告其君长,子弟变其父兄,罔密法峻,大臣无所措手足。
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为属吏所讼》:鄜延路经略使庞公奏:“世衡披荆棘,立青涧城,若一一拘以文法,则边将无所措手足。”诏勿问。
现代-蒋光慈-五-《少年漂泊者》:当时我眼睁睁地看着父母的死尸,简直无所措手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苟以刑赏使之循天理,而又责慕赏畏刑之为人欲,是不激劝于刑赏,谓之不善;激劝于刑赏,又谓之不善,人且无所措手足矣。
宋-苏轼--《(宋)苏轼文集·三四·论纲梢欠折利害状》:(张方平上论京师军储云)兵恃食,食恃漕运,漕运一亏,朝廷无所措手足。
清-戴名世--《(清)戴名世集·三·李太常案牍序》:后之折狱者,或以姑息为政,博忠厚之名,而养奸酿乱,其祸不可胜言。其反是者,则又击断严酷,文深网密,使人无所措手足。
故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元传》:至乃陪仆告其君长,子弟变其父兄,罔密法峻,大臣无所措手足。
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为属吏所讼》:鄜延路经略使庞公奏:“世衡披荆棘,立青涧城,若一一拘以文法,则边将无所措手足。”诏勿问。
现代-蒋光慈-五-《少年漂泊者》:当时我眼睁睁地看着父母的死尸,简直无所措手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苟以刑赏使之循天理,而又责慕赏畏刑之为人欲,是不激劝于刑赏,谓之不善;激劝于刑赏,又谓之不善,人且无所措手足矣。
宋-苏轼--《(宋)苏轼文集·三四·论纲梢欠折利害状》:(张方平上论京师军储云)兵恃食,食恃漕运,漕运一亏,朝廷无所措手足。
清-戴名世--《(清)戴名世集·三·李太常案牍序》:后之折狱者,或以姑息为政,博忠厚之名,而养奸酿乱,其祸不可胜言。其反是者,则又击断严酷,文深网密,使人无所措手足。
造句
接龙
足不出户 户枢不蠹 蠹啄剖梁柱 柱石之臣 臣心如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1、[手足无措]shǒu zú wú cuò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2、[无所措手]wú suǒ cuò shǒu
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同“无所错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