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suǒ

笔顺

丿 丿 𠃍 丿 丿
左右等宽。上边两撇短平,两个竖撇左长右短,竖画正直。左部与右部宽度和间距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suǒ的字 拼音为suo的字

基础解释

1.处所:场~。住~。各得其~。 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在山东)。前~(在浙江)。后~(在山西)。沙后~(在辽宁)。 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诊疗~。指挥~。招待~。 4.a)用于房屋:这~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医院。两~学校。 5.姓。 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 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认识的人。大家~提的意见。 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关心的。 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能。闻~未闻。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 hǔ)本义:伐木声)

  2.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有截其所。——《诗·商颂·殷武》

    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荀子·王霸》

    必于无人之所。——《吕氏春秋·达郁》

    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3. 道理;方法 。

    如:所以然(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所诠(佛教语。所解的义理)

  4. 地方

    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5. 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

    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

    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

  6. 着落;结果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清· 黄宗羲《原君》

〈助〉

  1. 表示结构 [used before a verb or a V-C construction together with 被 or 为 to indicate the passive voice]

  2. 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闻所未闻;各尽所能

  3. 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史记》

  4. 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臣唯命所试。——《列子》

  5. 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其后楚目以削,数十年,竟为 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为好奇心所驱使;为实践所证明

  6. 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遗所由使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

  7. 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用什么方法)——《墨子·公输》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吕氏春秋·察今》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量〉

  1. 用于地点、位置,相当于“处”。

    如:有房两所

  2. 用于山、岛等物,相当于“座”

    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括地志》

  3. 用于建筑物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副〉

  1. 尚,还

    江陵去 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乐府诗集》

  2. 大约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从弟子女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代〉

  1. 这,此 。

    如:所事(此事);所以然(指“那个东西”。因不便明言,用“所以然”隐语代指)

  2.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汉书》

  3. 若,如果 。

    如:所不(誓词。假使不)

〈形〉

  1. 一切,所有 。

    如:所事(亦作“所是”。凡事,事事);所有品(所占有的东西);所是(所有)

  2. 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

  3. 许多的,多种的

    收拾得所事儿温柔,妆点得诸余里颗恰。——《南吕·一枝花》

  4. 可以的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所所-汉语大词典

所所象声词。伐木声。
●《说文·斤部》:“所,伐木声也……《诗》曰:‘伐木所所’。”
●今本《诗·小雅·伐木》作“伐木许许”。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许》:“按‘所’与‘许’古音同,故《毛诗》作‘伐木许许’。运斤伐木有声谓之‘所’,持杵捣粟人有声谓之‘许’。字音同,故义亦相近矣。”

所所-辞源3

【所所】砍樹之聲。通“許許”。説文“所”引 詩:“伐木所所。”今本 詩 小雅 伐木作“許許”。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十七:“‘許’‘所’古同聲通用,凡言何許猶何所也,幾所猶幾許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uǒ

1、[所有]suǒ yǒu

1.领有:矿产资源归国家~。 2.领有的东西:尽其~。 3.属性词。一切;全部:把~的力量都贡献给祖国。

2、[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

《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3、[所以]suǒ yǐ

1.表示因果关系。a)用在下半句表示结果: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对他比较熟悉。b)用在上半句主语和谓语之间,提出需要说明原因的事情,下半句说明原因:我~对他比较熟悉,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也说之所以。c)上半句先说明原因,下半句用“是…所以…的原因(缘故)”: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这就是我~对他比较熟悉的原因。d)“所以”单独成句,表示“原因就在这里”:~呀,要不然我怎么这么说呢! 2.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忘其~。不知~。

4、[住所]zhù suǒ

公民生活和进行民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公民以其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场所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5、[场所]chǎng suǒ

活动的处所:公共~。娱乐~。

6、[所作所为]suǒ zuò suǒ wéi

指人所做的事。

7、[厕所]cè suǒ

专供人大小便的地方。

8、[有所]yǒu suǒ

有所,有”有地方;有处所“之意。

9、[所谓]suǒ wèi

1.所说的:人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变失败为胜利,~“失败乃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 2.所说的(用于否定别人声称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援助”,实际上就是掠夺。

10、[所在]suǒ zài

1.地方;处所:选择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修建疗养院。 2.存在的地方:原因~,不得而知。 3.到处:~多有。

11、[所得]suǒ de

指所获得的东西。

12、[所说]suǒ shuō

1.说的话,言论。 2.说,陈说。

13、[所长]suǒ zhǎng

〈名〉有点或专长。

14、[所属]suǒ shǔ

统属之下的或自己隶属的:通知~,遵照执行。

15、[所致]suǒ zhì

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的。

16、[会所]huì suǒ

指某些住宅小区等设立的提供健身、休闲、社交、娱乐等服务的处所。

17、[诊所]zhěn suǒ

1.个人开业的医生给病人治病的地方。 2.规模比医院小的医疗机构。

18、[所幸]suǒ xìng

值得庆幸,比较幸运的意思。

19、[所见]suǒ jiàn

1.看到的。 2.犹见解;意见。

20、[居所]jū suǒ

公民暂时生活和进行民事活动的场所。与住所不同,一个公民可以有多处居所,但大多数国家规定一个人只能设一处住所。

21、[所为]suǒ wéi

1.所作,作为。《易·繫辞上》:“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序:“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宋江 倈!这是甚所为!甚道理?”叶圣陶《穷愁》:“案上金钱,亦无暇入於囊,徒瞪目警吏所为。” 2.所以。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公羊传·隐公三年》:“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二:“﹝所为﹞言‘所以’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象》:“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晋 陆机《豪士赋》序:“且夫政由 宁氏,忠臣所为慷慨。”参见“所以”。 3.所谓。为,通“谓”。《墨子·公输》:“荆 有 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 汉 之鱼鳖黿鼉,为天下富;宋 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战国策·宋卫策》作“所谓”。清 余怀《<板桥杂记>小引》:“不谓数十年来,所为长板桥者,徒与荒野蔓草为邻而已。”参见“所谓”。

22、[寓所]yù suǒ

寓居的地方。

23、[哨所]shào suǒ

警戒分队或哨兵所在的处所:边防~。

24、[处所]chù suǒ

居住的地方;地点。

25、[公所]gōng suǒ

1.旧时区、乡、村政府办公的地方:区~。乡~。村~。 2.旧时同业或同乡组织办公的地方:布业~。

26、[所部]suǒ bù

所率领的部队。

27、[便所]biàn suǒ

厕所。

28、[别所]bié suǒ

正宅以外的宅邸。

29、[厝所]cuò suǒ

停放灵柩的处所。

30、[官所]guān suǒ

旧时官员办公的处所。

31、[避所]bì suǒ

指躲避藏身的地方。

32、[所已]suǒ yǐ

同“所以”

33、[逻所]luó suǒ

指巡逻哨所。晋 干宝《搜神记》卷五:“有一人,以小船载年少妇,以大刀插著船,挟暮来至逻所。”《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每逢逻所,輒以杖叩船曰:‘何处觅 庾冰?庾冰 正在此。’人以为醉,不疑之,冰 仅免。”胡三省 注:“逻所,谓津要置逻卒之所。”

34、[所易]suǒ yì

轻视。

35、[关所]guān suǒ

设立在关隘上的哨所。

36、[斋所]zhāi suǒ

1.祭祀前斋戒、习礼的场所。 2.布施斋食的场所。

37、[竹所]zhú suǒ

在竹林中建造的房舍。喻幽静的住所。

38、[所体]suǒ tǐ

谓事物的本体。

39、[治所]zhì suǒ

旧指地方长官办公的处所。

40、[禁所]jìn suǒ

监禁囚犯的处所;监狱。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所的反义词 所的近义词 所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所能组什么词
  • 所能组什么词语
  • 所可以组什么词
  • 所可以组什么词语
  • 所字可以组什么词
  • 所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所字能组什么词
  • 所字能组什么词语
  • 所字开头的成语
  • 所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