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长补短
拼音
zhé cháng bǔ duǎ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é的字 拼音为cháng的字 拼音为bǔ的字 拼音为duǎn的字 拼音为zhe的字 拼音为chang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duan的字基础解释
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详细解释
- 【解释】: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 【出自】:《韩非子·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轮船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按字解释
折:折断;摘取。
长:指在空间的两端之间距离大。与“短”相对。
补:补充;增补;填补(空缺)。
短:两端距离小。与“长”相对。
词典解释
折长补短-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折長補短
折长补短-辞源3同:折長補短
出处
《韩非子·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轮船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引证
宋-苏轼--《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今者差役,岁费钱几何,及几年一次差役,皆可以折长补短,约见其数。
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折长补短,每斤收钱,不过一十六七。
宋-苏轼--《苏轼文集·三四·论纲梢欠折利害状》:扬州税务……凡三年间共收粮纲税钱四千七百馀贯。折长补短,每岁不过收钱一千六百贯耳。
故事
宋-苏轼--《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今者差役,岁费钱几何,及几年一次差役,皆可以折长补短,约见其数。
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折长补短,每斤收钱,不过一十六七。
宋-苏轼--《苏轼文集·三四·论纲梢欠折利害状》:扬州税务……凡三年间共收粮纲税钱四千七百馀贯。折长补短,每岁不过收钱一千六百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