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所
拼音
zhù suǒ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ù的字 拼音为suǒ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 拼音为suo的字基础解释
公民生活和进行民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公民以其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场所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详细解释
居住的地方。
《魏书·袁翻传》:“ 那瓌 住所,非所经见,其中事势,不敢輒陈。”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念君住所近不远,江山蟠闢气象豪。” 孙犁 《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他们走后,家里人又自抄一次,这样文字就真正在我的住所绝迹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住所-汉语大词典住所居住的地方。
●《魏书·袁翻传》:“那瑰住所,非所经见,其中事势,不敢辄陈。”
●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念君住所近不远,江山蟠辟气象豪。”
●孙犁《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他们走后,家里人又自抄一次,这样文字就真正在我的住所绝迹了。”
住所ㄓㄨˋ ㄙㄨㄛˇzhù suǒ①居住的處所。《魏書.卷六九.袁翻傳》:「那瓌住所,非所經見,其中事勢,不敢輒陳。」②法律上指一個人的住處,用以確定司法管轄與政府規定的負擔和利益所在。每個人都有其長期固定的住所,但卻不一定居住於此。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zhù suǒ
1、如今兄弟四海为家,并无固定住所。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zhù suǒ
1、[寓所]yù suǒ
寓居的地方。
2、[居处]jū chǔ
1.指平日的仪容举止。《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淮南厉王 朝,杀 辟阳侯,居处骄甚。”唐 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諂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澄 帅官僚赴弔,宝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 2.指日常生活。《论语·阳货》:“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汉书·刑法志》:“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南史·孔靖传》:“曲阿 富人 殷綺 见 奂 居处俭素,乃餉以衣氊一具。”明 唐顺之《赠彭石屋序》:“侯 为人貌古而气凝,恬淡而寡欲,其居处苦约,有寒士所不能堪者。”清 唐甄《潜书·太子》:“亲其妇子,知其生养;入其庐舍,知其居处。” 3.安置;处置。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 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 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元史·食货志四》:“八年,令各路设济众院以居处之,於粮之外,復给以薪。”蒲仙剧《父子恨》第七场:“可恨 杜国忠,心术不端,多方挑唆你要害我一家,此事你要如何居处?” 4.指住所,住处。《后汉书·袁安传》:“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 宋 庞元英《谈薮》:“﹝ 长孙道生 ﹞虽为三公,而居处卑陋,出镇之后,子颇加修葺。”清 唐甄《潜书·两权》:“百金之贾,必有居处,以安妻子,固管籥,结邻里,无盗窃之虞,乃可以转贩于四方。”鲁迅《书信集·致翟永坤》:“我因居处不大,所以书籍稿件,无法布置,至于常易散失,实为困难。”
3、[室庐]shì lú
居室;房舍。
4、[住宅]zhù zhái
住房(多指规模较大的):~区。居民~。
5、[室第]shì dì
住宅。
6、[住屋]zhù wū
暂未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