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拼音
qī笔顺
一 丿 丨 一 一 亅 丿 丶 ㇂ 丿 丶上横长短适中,竖撇斜度得当,斜钩宜长。被包部分大小得当,竖钩与上竖相对。
同音字
拼音为qī的字 拼音为qi的字基础解释
1.亲戚:~谊(亲戚关系)。~友(亲戚朋友)。 2.姓。 3.忧愁;悲哀:哀~。休~相关。 4.古代兵器,像斧。详细解释
(形声。从戉,尗声。戉:( yuè),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
戚,戉也。——《说文》
干戈戚扬。——《诗·大雅·公刘》
朱干玉戚。——《礼记·明堂位》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又如:戚扬(斧钺)
亲属,亲戚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吕氏春秋》
又如:;戚好(亲戚友好);戚里(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属(母及妻的亲属);戚爱(亲属和宠爱的人);戚家(贵戚之家;亲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宠(外戚亲贵)
姓
忧愁;悲伤。通“慽”、“慼”
心之忧矣,自始伊戚。——《诗·小雅·小明》
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
蒋氏大戚。
婉贞独戚然。——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汝又虑戚吾心。——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戚容(愁容);戚切(悲切);戚休(休戚。忧愁和欢乐);戚欣(忧愁与欢乐);戚言(忧戚的言词);戚嗟(忧伤嗟叹);戚意(忧伤的心情);戚惨(悲伤);戚忧(忧伤);戚颜(忧伤的容颜)
亲近,亲密
未可以戚我先王。——《书·金滕》
又如:戚疏(亲疏)
愤怒 。
如:戚醮(烦恼)
假借为“促”( cù)。疾速
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序》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戚戚-中華語文大辭典戚戚ㄑ丨 ㄑ丨qīqī1.〈書〉憂愁懼怕的樣子。[例]君子坦蕩蕩,小人長〜(《論語‧述而》)。2.〈書〉心中有所感動的樣子。[例]夫子言之,於我心有~焉(《孟子‧梁惠王上》)。3.〈書〉相親的樣子。[例]~兄弟,莫遠具爾(《詩經‧小雅‧行葦》)。
戚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戚戚】❶忧惧的样子。《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❷心动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 于我心有戚戚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ī
1、[亲戚]qīn qi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一门~。我们两家是~。他在北京的~不多,只有一个表姐。
2、[戚友]qī yǒu
亲戚朋友。
3、[戚谊]qī yì
指亲戚情谊。
4、[休戚与共]xiū qī yǔ gòng
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
5、[休戚相关]xiū qī xiāng guān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休:喜悦。戚:悲伤。
6、[国戚]guó qī
帝王的外戚,即后妃的家族。
7、[悲戚]bēi qī
悲痛哀伤:~的面容。
8、[贵戚]guì qī
指帝王本姓的亲族。
9、[哀戚]āi qī
悲伤;悲哀。
10、[忧戚]yōu qī
忧愁悲伤。
11、[局戚]jú qī
狭隘。
12、[戚颜]qī yán
犹戚容。忧伤的容颜。
13、[戚休]qī xiū
犹休戚。忧愁和欢乐;祸福。
14、[恩戚]ēn qī
指皇亲国戚。《宋书·萧惠开传》:“意趣与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不共语。外祖光禄大夫 沛郡 刘成 戒之曰:‘汝恩戚家子,当应将迎时俗,缉外内之欢。如汝自业,将无小伤多异,以取天下之疾患邪?’”
15、[戚裔]qī yì
近裔。
16、[黄戚]huáng qī
黄金装饰的斧子。
17、[鞠戚]jū qī
困窘忧伤。
18、[戚闬]qī hàn
犹戚里。贵戚居处。
19、[欣戚]xīn qī
1.见“欣戚”。 2.亦作“欣慼”。喜乐和忧戚。《魏书·孙绍传》:“奉国四世,欣戚是同。”元 胡长孺《题山外归人》诗:“人閒万得丧,欣慼随所制。”明 刘基《杂诗》之三五:“盛年异欣戚,薄暮空噬脐。”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那时我于 广州 无爱憎,因而也就无欣戚,无褒贬。”
20、[婚戚]hūn qī
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21、[戚辅]qī fǔ
外戚辅臣。
22、[宠戚]chǒng qī
贵戚;得宠的贵戚。
23、[戚竖]qī shù
外戚小子。
24、[戚串]qī chuàn
亲戚。
25、[戚醮]qī jiào
烦恼。
26、[戚言]qī yán
1.谓忧民的言论。 2.忧戚的言词。
27、[戚懿]qī yì
皇室宗亲。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乾嘉 距今纔百年,其时戚懿重臣,忠勇驍果如是,盖犹有开国遗风矣。”
28、[戚欣]qī xīn
忧愁与欢乐。
29、[戚意]qī yì
忧伤的心情。
30、[戚爱]qī ài
亲属和亲爱的人。
31、[末戚]mò qī
见“末亲”。
32、[至戚]zhì qī
最亲近的亲属。
33、[戚藩]qī fān
亦作“戚蕃”。近亲藩王。
34、[右戚]yòu qī
皇家贵戚。
35、[戚钺]qī yuè
斧和钺。《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 襄 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田,抚征东夏,非分而何?”杨伯峻 注:“杜 注:‘鏚,斧也;鉞,金鉞也……’赐鏚鉞者,奉王命得专杀戮也。”参见“斧鉞”。
36、[戚族]qī zú
亲族;外戚。
37、[戚忧]qī yōu
1.忧愁。《左传·僖公十五年》:“晋 人慼忧以重我,天地以要我。” 2.忧伤。宋 欧阳修《国学试策》之二:“戚忧未弭,子夏 不能成声;感慨形言,孟尝 所以抆泣。”宋 陈亮《祭姨母周夫人黄氏文》:“亮 自幼时固已识我先妣之戚忧,常惧力之不足以任其后也。”
38、[贻戚]yí qī
《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詒伊戚。”按,《玉篇·言部》引《字书》:“詒,或为貽字。”后以“貽戚”指留下烦恼。
39、[忻戚]xīn qī
犹悲喜。
40、[戚婣]qī yīn
见“戚姻”。
近义词
反义词
qī
1、[休]xiū
1、[休]xǔ
1.歇息。2.停止。3.完结。4.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5.不要。6.吉庆,美善,福禄。7.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8.辞去官职。
通“煦”,温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