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时而动
拼音
dài shí ér dò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ài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ér的字 拼音为dòng的字 拼音为da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dong的字基础解释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详细解释
- 【解释】: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出自】:《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示例】:昭王深自韬晦,养兵恤民,~。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 -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指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按字解释
待:等,等候。
时:时机。
而:连词。
动:行动。
词典解释
待时而动-中华成语大词典待时而动
【拼音】:dài shí ér dòng
解释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出处
《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示例
昭王深自韬晦,养兵恤民,~。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
近义词
相机而行、待时而举
反义词
轻举妄动
歇后语
到钟点开车
语法
作谓语;指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英文
bide one's time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危害天下,伊阙都尉张承很想率领他的部属诛杀董卓,他的弟弟张昭劝他不要以卵击石,去选择一个英明主子,待时而动。张承觉得有理,就解下官印回到家乡,与大哥张范一起避居扬州过着淡泊的生活
同:待時而動
出处
《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引证
西晋-陈寿--《三国志·张范传》:董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
宋-张守--《昆陵集·一·经筵上殿时务札子》:自为不可攻之计,然后待时而动,一举而图万全,此立国之谋也。
明-冯梦龙-第六九回-《东周列国志》:寡君知天运之盛衰,达时务之机变,所以养兵练将,待时而举。
近代-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又如“漳洹犹觉浅,何处问江村、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等句,却深深地道出了他待时而动的心机。
-谷斯范-第三八回-《新桃花扇》:我相信我不是一个偷生苟活的人,我说我回乡隐居,是“待时而动”。
-王火-卷四-《战争和人》:我虽遭到排挤,解甲归田,坐着冷板凳蜗居在此,心里总有不甘!藏龙卧虎,应该待时而动。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兴讲和》:若金未有乱,且务恤民治军,待时而动可也。
清-艾衲居士-七-《豆棚闲话》:倘或将这有用之躯无端葬送,不若埋踪匿迹,留着此身,或者待时而动,也不可知。
故事
西晋-陈寿--《三国志·张范传》:董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
宋-张守--《昆陵集·一·经筵上殿时务札子》:自为不可攻之计,然后待时而动,一举而图万全,此立国之谋也。
明-冯梦龙-第六九回-《东周列国志》:寡君知天运之盛衰,达时务之机变,所以养兵练将,待时而举。
近代-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又如“漳洹犹觉浅,何处问江村、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等句,却深深地道出了他待时而动的心机。
-谷斯范-第三八回-《新桃花扇》:我相信我不是一个偷生苟活的人,我说我回乡隐居,是“待时而动”。
-王火-卷四-《战争和人》:我虽遭到排挤,解甲归田,坐着冷板凳蜗居在此,心里总有不甘!藏龙卧虎,应该待时而动。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兴讲和》:若金未有乱,且务恤民治军,待时而动可也。
清-艾衲居士-七-《豆棚闲话》:倘或将这有用之躯无端葬送,不若埋踪匿迹,留着此身,或者待时而动,也不可知。
造句
dài shí ér dòng
1、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我军该暂时退却,待时而动,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接龙
动静有法 法力无边 边尘不惊 惊喜交集 集矢之的 的的确确 确凿不移 移的就箭 箭在弦上 上下交困 困兽犹斗 斗志昂扬 扬长而去 去住两难 难上加难 难乎其难 难乎为情 情不自禁 禁网疏阔 阔论高谈组词
近义词
dài shí ér dòng
1、[从容不迫]cóng róng bù pò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相机行事]xiàng jī xíng shì
看当时实际情况,灵活办事。
3、[相机而行]xiàng jī ér xíng
意为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自己的行动。
4、[待时而举]dài shí ér jǔ
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
反义词
dài shí ér dòng
1、[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
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2、[轻举妄动]qīng jǔ wàng dòng
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