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
拼音
tāo guāng yǎng hu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āo的字 拼音为guāng的字 拼音为yǎng的字 拼音为huì的字 拼音为tao的字 拼音为guang的字 拼音为yang的字 拼音为hui的字基础解释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详细解释
- 【解释】: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 【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按字解释
韬:隐藏。
光:光芒,锋芒。
养晦:隐藏不露以等待时机。
词典解释
韬光养晦-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韜光養晦
韬光养晦-汉语大词典韬光养晦谓隐藏才能,使不外露。
●《荡寇志》第七六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
出处
《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引证
清-俞万春-第七六回-《荡寇志》: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当代-高阳--《慈禧前传》:他自己是个极善于看风色的人,见此光景,格外韬光养晦。
当代-陆幸生-一四章-《银豹花园》:你一定要多保重,要懂得忍辱负重,要懂得韬光养晦。孩子垮了,大人不能垮。
清-佚名-五八-《林兰香》:耿顺得了此旨,正好韬光养晦,自在逍遥。
故事
清-俞万春-第七六回-《荡寇志》: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当代-高阳--《慈禧前传》:他自己是个极善于看风色的人,见此光景,格外韬光养晦。
当代-陆幸生-一四章-《银豹花园》:你一定要多保重,要懂得忍辱负重,要懂得韬光养晦。孩子垮了,大人不能垮。
清-佚名-五八-《林兰香》:耿顺得了此旨,正好韬光养晦,自在逍遥。
造句
tāo guāng yǎng huì
1、小王几年来韬光养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接龙
晦迹韬光 光辉灿烂 烂醉如泥 泥沙俱下 下不为例 例行差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组词
近义词
tāo guāng yǎng huì
1、[闭门不出]bì mén bù chū
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2、[养晦韬光]yǎng huì tāo guāng
指隐藏行迹和才能,不露锋芒。
3、[韬光晦迹]tāo guāng huì jì
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4、[韫匵藏珠]yùn dú cáng zhū
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5、[杜门不出]dù mén bù chū
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6、[韬光用晦]tāo guāng yòng huì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同“韬光养晦”。
反义词
tāo guāng yǎng huì
1、[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
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