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事而惧
拼音
lín shì ér j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ín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ér的字 拼音为jù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ju的字基础解释
临:遭遇,碰到;惧:戒惧。遇事谨慎戒惧。详细解释
- 【解释】:临:遭遇,碰到;惧:戒惧。遇事谨慎戒惧。
- 【出自】:《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示例】:夫庙算而后出军,犹~,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 -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指遇事谨慎戒惧
按字解释
临:遭遇,碰到。
事:事情。
而:连词,表示两者之间的逻辑或情感联系。
惧:惧怕。
词典解释
临事而惧-汉语大词典临事而惧谓遇事谨慎戒惧。语出《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三国蜀诸葛亮《街亭自贬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
临事而惧
【拼音】:lín shì ér jù
解释
临:遭遇,碰到;惧:戒惧。遇事谨慎戒惧。
出处
《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示例
夫庙算而后出军,犹~,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
近义词
反义词
临难不惧
语法
作谓语;指遇事谨慎戒惧
出处
《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引证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辛毗传》:方今天下新定,土广民稀。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
宋-王迈--《乙未闰七月轮对第二札》:今春入觐,乃见其奏对之章,开陈讽谏,首以无轻用兵一事,恳恳言之,臣于是知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可以行三军者,其斯人之谓欤?
清-孔尚任--《桃花扇·移防》:那时他没带人马,俺用全军混战,因而取胜。今日三家卷土齐来,小将不得不临事而惧矣。
三国蜀-诸葛亮--《街亭自贬疏》: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
故事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辛毗传》:方今天下新定,土广民稀。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
宋-王迈--《乙未闰七月轮对第二札》:今春入觐,乃见其奏对之章,开陈讽谏,首以无轻用兵一事,恳恳言之,臣于是知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可以行三军者,其斯人之谓欤?
清-孔尚任--《桃花扇·移防》:那时他没带人马,俺用全军混战,因而取胜。今日三家卷土齐来,小将不得不临事而惧矣。
三国蜀-诸葛亮--《街亭自贬疏》: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
造句
lín shì ér jù
1、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lín shì ér jù
1、[暴虎冯河]bào hǔ píng hé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