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善瘅恶
拼音
zhāng shàn dàn è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āng的字 拼音为shàn的字 拼音为dàn的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zhang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 拼音为dan的字 拼音为e的字基础解释
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详细解释
- 【解释】: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 【出自】:《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 【示例】:江东既平,天下既一,偃武修文,~,崇教化,移风俗。
◎宋·陈亮《酌古论·诸葛孔明》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彰:表扬。
善:善良,品质或言行好。
瘅:憎恨。
恶:恶劣,不好。
词典解释
彰善瘅恶-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彰善癉惡
彰善瘅恶-中华成语大词典彰善瘅恶
【拼音】:zhāng shàn dàn è
解释
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出处
《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示例
江东既平,天下既一,偃武修文,~,崇教化,移风俗。 ★宋·陈亮《酌古论·诸葛孔明》
近义词
惩恶扬善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情绪
英文
praise the good and hate evil
出处
《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引证
明-归有光--《与嘉定诸友书》:今日彰善瘅恶,固有司之事;而发扬之以助有司之不及者,亦诸君子之责也。
宋-陈亮--《酌古论·诸葛孔明》:江东既平,天下既一,偃武修文,彰善瘅恶,崇教化,移风俗。
清-戴名世--《论说·史论》:夫史者,所以纪政治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癉恶,而为法戒于万世。
唐-令孤德--《周书·柳虯传》:古者人君立史官,非但记事而已,盖所以为监诫也。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彰善瘅恶,以树风声。
南朝-沈约--《宋史·沈伦传》:若夫大臣子孙,许其为父陈请,则曲台、考功之司为虚器,而彰善瘅恶之义微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纫针》:神龙中亦有游侠耶?彰善瘅恶,生死皆以雷霆,此“钱塘破阵舞”也。
故事
明-归有光--《与嘉定诸友书》:今日彰善瘅恶,固有司之事;而发扬之以助有司之不及者,亦诸君子之责也。
宋-陈亮--《酌古论·诸葛孔明》:江东既平,天下既一,偃武修文,彰善瘅恶,崇教化,移风俗。
清-戴名世--《论说·史论》:夫史者,所以纪政治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癉恶,而为法戒于万世。
唐-令孤德--《周书·柳虯传》:古者人君立史官,非但记事而已,盖所以为监诫也。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彰善瘅恶,以树风声。
南朝-沈约--《宋史·沈伦传》:若夫大臣子孙,许其为父陈请,则曲台、考功之司为虚器,而彰善瘅恶之义微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纫针》:神龙中亦有游侠耶?彰善瘅恶,生死皆以雷霆,此“钱塘破阵舞”也。
造句
zhāng shàn dàn è
1、报纸应常常刊登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起到彰善瘅恶,鼓舞人们前进的作用。
接龙
恶虎不食子 子继父业 业精于勤 勤能补拙 拙眼讥评 评头品足 足不出户 户枢不蠹 蠹啄剖梁柱 柱石之臣 臣心如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zhāng shàn dàn è
1、[激浊扬清]jī zhuó yáng qīng
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2、[惩恶扬善]chéng è yáng shàn
惩治邪恶,褒扬善良:~,树立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