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恶劝善
拼音
chéng è quàn sh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quàn的字 拼音为shàn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 拼音为e的字 拼音为quan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详细解释
- 【解释】: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 【出自】:《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惩罚恶人劝他向善
按字解释
惩:处罚。
恶:罪过;罪恶。与“善”相对。
劝:勉励。
善:善行;善事。
词典解释
惩恶劝善-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懲惡勸善
惩恶劝善-中华成语大词典惩恶劝善
【拼音】:chéng è quàn shàn
解释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示例
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
近义词
隐恶扬善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指惩罚恶人劝他向善
英文
punish evildoers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do good
出处
《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引证
东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赏罚者,国家之利器也,所以惩恶劝善,不以喜加赏,不以怒增刑。
唐-魏徵等--《隋书·樊子盖传》:导德齐礼,实惟共治,惩恶劝善,用明黜陟。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惩恶劝善,务振纪纲;激浊扬清,须明真伪。
现当代-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
唐-刘知幾--《史通·忤时》:《春秋》之义也,以惩恶劝善为先。
唐-李白--《比干碑》:且圣人立教,惩恶劝善而已矣。
近代-章炳麟--《菌说》:二教唯权,佛兼权实,策万行惩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
故事
东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赏罚者,国家之利器也,所以惩恶劝善,不以喜加赏,不以怒增刑。
唐-魏徵等--《隋书·樊子盖传》:导德齐礼,实惟共治,惩恶劝善,用明黜陟。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惩恶劝善,务振纪纲;激浊扬清,须明真伪。
现当代-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
唐-刘知幾--《史通·忤时》:《春秋》之义也,以惩恶劝善为先。
唐-李白--《比干碑》:且圣人立教,惩恶劝善而已矣。
近代-章炳麟--《菌说》:二教唯权,佛兼权实,策万行惩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
造句
chéng è quàn shàn
1、这部小说通过离奇的故事情节进行惩恶劝善。
2、他惩恶劝善的善举令人感动和佩服。
3、过去虽然也经常采用各种方式惩恶劝善,但收效甚微。
4、惩恶劝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5、李靖严于治军,赏罚分明,不避亲疏与仇雠,以惩恶劝善,激励将士。
6、总之,扶正祛邪,激浊扬清,锄伪显真,惩恶劝善,是杂文的基本功能。
7、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我们都要坚持“惩恶劝善,治病救人”的方针。
接龙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chéng è quàn shàn
1、[隐恶扬善]yǐn è yáng shàn
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