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
拼音
mí笔顺
𠃍 一 ㇉ 丿 ㇇ 亅 丿 丶“弓”稍窄,横向笔画平行均匀,横折和竖折折钩稍向左斜。“尔”横钩靠撇画下部起笔,竖钩端正,两点对称。
同音字
拼音为mí的字 拼音为mi的字基础解释
[ mí ] 1.满,遍:~满。~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望(满眼)。~天(满天,形容极大的)。 2.补,合:~补。~缝。~封。 3.更加:~坚。欲盖~彰。 4.水满的样子:~漫。 5.久,远:~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亘(连绵不断)。 6.姓。 [ mǐ ] 古同“弭”,平息,消灭。详细解释
〈形〉
遍;满
弥山跨谷。——《汉书·司马相如传》。注:满也。”
弥祀社稷祷祠。——《周礼·大祝》。注:“犹徧也。”
马畜弥山。——《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弥天亘地(满天连地,形容巨大无比);弥旬(满十天);弥衍(蔓延;满溢);弥期(满一年);弥望(充满视野;满眼);弥竞(布满);弥襟(满怀);弥罗(包罗;布满)
广
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
又如:弥茫(广远,迷茫);弥广(广阔;辽阔)
久;远
历世弥久。——《汉石门颂》
俾尔弥尔性。——《诗·大雅·卷阿》
弥望广潒。——张衡《西京赋》。注:“远也。”
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桓宽《盐铁论·相刺》
又如:弥久(长久;愈久);弥永(久长);弥长(久长);弥时(谓历时久)
〈副〉
更加;越发
是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垂二百祀,大业弥固。——柳宗元《封建论》
奉之弥繁。——宋· 苏洵《六国论》
弥觉其甘。——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弥至(更甚;倍至);弥事(愈加从事于)
1.止息,消除。《论衡·书解》:“棘子成欲~文,子贡讥之。”
2.收敛。《淮南子·人间》:“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耳以待其来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弥弥-汉语大词典弥弥1.犹稍稍;逐渐。
●《隶释·汉从事武梁碑》:“弥弥盖固,大位不济。”
●《后汉书·杨震传》:“臣伏念方今灾害发起,弥弥滋甚,百姓空虚,不能自赡。”
●《文选·韦孟<讽谏>诗》:“弥弥其逸,岌岌其国。”
●李善注引应劭曰:“弥弥,犹稍稍也。”
2.连续。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其有犯者,便收朝廷。若私遗脱,弥弥不绝,主者髡截,叹无反已。”
3.满溢貌。
●宋黄庭坚《放言》诗之五:“罗网翳稻粱,江湖水弥弥。”
●明徐祯卿《留别边子》诗:“登高望河水,河水何弥弥!”
4.有光泽貌。
●唐杨嗣复《赠毛仙翁》诗:“童姿玉貌谁方比,玄发绿髯光弥弥。”
弥弥(2)1.水满貌。
●《诗·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弥弥平湖,泓泓澄渊。”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一派西湖景致奇,青山叠叠水弥弥。”
●张素《江干夜眺》诗:“横流水弥弥,鲠臆愁莽莽。”
2.指云密布。
●明陈子龙《上巳城南雨中》诗:“渫云行弥弥,平田纷漠漠。”
3.盛多貌。
●汉焦赣《易林·困之晋》:“鲂鲤弥弥,利来无忧。”
●《宋史·乐志七》:“献兹重觞,降福弥弥。”
●清赵翼《六哀诗·故相刘文正公》:“此情何能忘,回首泪弥弥。”
弥弥(3)(无)
同:彌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mǐ
1、以弥乱发奸,登大司马,职在内辅。
接龙
组词
mí
1、[弥补]mí bǔ
把不够的部分填足:~缺陷。不可~的损失。
2、[弥漫]mí màn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烟雾~。乌云~了天空。
3、[弥留之际]mí liú zhī jì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4、[弥合]mí hé
使愈合:~伤口。~感情上的裂痕。
5、[弥散]mí sàn
(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外扩散。
6、[弥陀]mí tuó
阿弥陀佛的简称。也叫弥陀佛。
7、[沙弥]shā mí
指初出家的年轻的和尚。
8、[须弥]xū mí
1.见“须弥山”。 2.信佛者泛指山。
9、[弥撒]mí sa
拉丁语音译词。天主教的一种宗教仪式。用面饼和葡萄酒来象征耶稣的身体和血,以祭祀天主。
10、[阿弥]ē mí
见“阿弥陀佛”。
11、[弥望]mí wàng
充满视野:春色~。
12、[弥月]mí yuè
1.(初生婴儿)满月。 2.满一个月:新婚~。
13、[弥缝]mí féng
设法遮掩或补救缺点、错误,不使别人发觉。
14、[弥蒙]mí méng
形容烟雾等茫茫一片看不分明:云雾~。硝烟~。
15、[弥弥]mí mí
1.水满貌。 2.指云密布。 3.盛多貌。 4.犹稍稍;逐渐。 5.连续。 6.满溢貌。 7.有光泽貌。
16、[弥封]mí fēng
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目的是防止舞弊。
17、[弥深]mí shēn
记忆加深,记忆更加深刻,经过什么事,使记忆加深了很多。
18、[弥茫]mí máng
1.浩渺不分明貌。 2.犹言迷茫、广远。
19、[鹥弥]yī mí
婴儿。
20、[且弥]qiě mí
汉 代西域国名。有东、西两 且弥,其后合为一国。
21、[弥节]mí jié
驻节。古指官员巡视途中停留。节,官员出行时所用的旌节。
22、[弥沦]mí lún
1.弥漫深邃貌。 2.梦魇。 3.犹弥漫。充满;布满。
23、[弥代]mí dài
犹盖世。
24、[弥笃]mí dǔ
弥,更加;笃,原义有忠实、厚道、坚定、重等众多含义,可以引申为深厚、更加等视语境而异。
25、[弥扇]mí shàn
更加厉害。
26、[诞弥]dàn mí
1.怀孕足月。诞,语助词。 2.犹扩展。
27、[弥历]mí lì
久经;经历。《后汉书·桓帝纪》:“比起陵塋,弥歷时岁,力役既广,徒隶尤勤。”南朝 宋 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序》:“加以巧乘骑,解丝竹,秣絶景於康衢,弄絃管於华肆者,非徒经旬涉朔,弥歷年稔而已。”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溱水》:“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憇之,自尔年丰,弥歷一纪。”唐 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弥歷九载,方始毕功。”
28、[弥纶]mí lún
1.统摄;笼盖。 2.经纬,治理。 3.综括、贯通。
29、[弥益]mí yì
更加。
30、[拘弥]jū mí
古代西域诸城国之一。故址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于田县 克里雅河 以东。《后汉书·顺帝纪》:“永建 四年,拘弥国 遣使贡献。”《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九年》:“莎车王 康 卒,弟 贤 立,攻杀 拘弥、西夜 王,而使 康 两子王之。”胡三省 注:“拘弥,即 前汉 之 扜冞。唐 曰 寧弥。”
31、[弥广]mí guǎng
1.广阔;辽阔。 2.谓更加广大。
32、[弥衍]mí yǎn
蔓延;满溢。《后汉书·虞延传》“司徒 玉况 辟焉”李贤 注引《谢承书》:“永平 十五年,蝗虫起 泰山,弥衍 兗 豫,过 陈留 界,飞逝不集,五穀独丰。”明 李东阳《宿州符离桥月河记》:“其一氾滥於 兰阳、仪封、考城、归德 以至 於宿,弥衍四出,不繇故道。”
33、[弥永]mí yǒng
1.久长。 2.越加长久。
34、[弥亘]mí gèn
犹绵延。
35、[弥兵]mí bīng
止息战事。弥,通“弭”。
36、[弥至]mí zhì
更甚;备至。
37、[弥泛]mí fàn
1.见“瀰泛”。 2.亦作“瀰汎”。谓大水弥漫。
38、[昆弥]kūn mí
亦作“昆莫”。汉 时 乌孙王 的名号,犹 匈奴 之单于。自 汉宣帝 甘露 元年起,乌孙 有大小二 昆弥,均受 汉 王朝册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王号也,名 猎骄靡,后书‘昆弥’云。”颜师古 注:“昆莫本是王号。而其人名 猎骄靡,故书云‘昆弥’。昆取昆莫,弥取骄靡。弥、靡音有轻重耳,盖本一也。后遂以昆弥为其王号也。”
39、[弥朞]mí jī
满一年。南朝 梁 沉约《去东阳与吏民别》诗:“下车如昨日,曳组忽弥朞。”
40、[弥旬]mí xún
满十天。南朝 梁 何逊《和刘谘议守风》:“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唐 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追随不觉晚,欵曲动弥旬。”《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逮 洛索 围城弥旬,外援不至,于是前 河东 路经制副使 傅亮 以精鋭数百夺门降 金。”
近义词
mǐ
1、[弭]mǐ
1.平息;消灭:消~。~患。~战。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