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宀”点画居中,横钩长短适中。“必”撇从中间起笔穿过卧钩,点画位置恰当。下部中竖画正对上点。

同音字

拼音为mì的字 拼音为mi的字

基础解释

1.事物之间距离近;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小(跟“稀、疏”相对):~植。稠~。紧~。严~。这一带的树长得太~了。 2.关系近;感情好:~友。亲~。 3.精致;细致:细~。精~。 4.秘密:~电。~谈。~约。机~。保~。 5.姓。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山,宓( mì)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2.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3. 隐蔽的地方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形〉

  1. 假借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 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删密;密札札,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无边无际的样子);密茸茸(密集丛生的样子);密丛丛(茂盛丛集的样子)

  2. 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陆机《叹逝赋序》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亲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3. 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密奏请皇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诏示之;荣禄密谋;奉有密诏;密章(秘密奏章);密启(秘密的书画);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诏(秘密的诏书)

  4. 紧密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5. 通“谧”。安宁;安定;安静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密,静也。——《尔雅·释诂》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传:“密,静也。”

    止旅乃密。——《诗·大雅·公刘》

    京室密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又如:密如(安定的样子);密清(安静洁净)

  6. 深;幽深 。

    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内心的真诚)

  7. 严密

    古之为国者,甚虑敌深,其防患密。——辛弃疾《美芹十论》

    刘桢壮而不密。—— 曹丕《典论论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内业》

    又如:密心(精细的用心);密巧(精细,纤巧);密石(纹理细密的石料);密要(精密准确);密科(繁苛的法律条文)

  8. 通“默”。不语

    公密而不应。——《庄子·达生》

〈动〉

  1. 接近

    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左传·襄公三年》

  2. 封闭,闭藏 。

    如:密固(密封严实);密迹(匿迹,不露形迹);密椟(密藏于匣子中)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密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密密ㄇㄧˋ ㄇㄧˋmì mì①暗中。《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知縣與江都縣同年相好,就密密的寫了一封書子。」②細密、緊密。唐.孟郊〈遊子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密密-汉语大词典

密密1.勤勉努力。
●《韩非子·说林下》:“我笑句践也。为人之如是其易也,己独何为密密十年难乎?”
●陈奇猷集释引刘师培注:“案密、勉一声之转,密密犹《诗》‘密勿’。”
参见“密勿”。
2.亲密。
●汉扬雄《太玄·密》:“密密不罅,嫔于天。测曰:密密不罅,并天功也。”
司马光集注:“密密不罅者,君臣百姓靡不亲密,无有间隙也。”
3.紧密;细密。
●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只见五方旗团团旋转,两刃刀密密环围。”
●茅盾《子夜》十八:“船穿完了那密密的垂柳,前面河身狭一些了。”
4.犹秘密。
●《云笈七签》卷一二二:“女子曰:君试诵之,我愿闻也。万寿遂密密历诵经一遍,女子稽首跪听。”
●《西游记》第三五回:“﹝行者﹞藏着葫芦,密密的溜出门外,现了本相。”
●《三侠五义》第一回:“一日,郭槐与尤氏密密商议,将刘妃要害李妃之事细细告诉。”
●朱自清《忆跋》:“于是平伯君觉着闷的慌,便老老实实的,像春日的轻风在绿树间微语一般,低低的、密密的将他的可忆而不可捉的‘儿时’诉给你。”
5.迷茫貌。
●唐李贺《公无出门》诗:“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密封]mì fēng

严密封闭:~舱。一听~的果汁。用白蜡~瓶口,以防药物受潮或挥发。

2、[茂密]mào mì

(草木)茂盛而繁密:树木~。~的竹林。

3、[亲密]qīn mì

感情好,关系密切:他俩非常~。~的战友。

4、[密谈]mì tán

秘密交谈:附耳~。两个人~了一阵。

5、[告密]gào mì

向有关部门告发旁人的私下言论或活动(多含贬义)。

6、[密码]mì mǎ

在约定的人中间使用的特别编定的秘密电码或号码(区别于“明码”):破译~。~锁。

7、[保密]bǎo mì

保守机密,使不泄露出去:这事对外要绝对~。大家都知道了,还保什么密!

8、[秘密]mì mì

1.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跟“公开”相对):~文件。~来往。 2.秘密的事情:保守~。军事~。

9、[密切]mì qiè

1.关系近:两人关系很~。 2.使关系近:进一步~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3.(对问题等)重视,照顾得周到:~注意。~配合。

10、[密集]mì jí

1.数量很多地聚集在一处:人们~在广场上。 2.稠密:人口十分~。

11、[紧密]jǐn mì

1.十分密切,不可分隔:~结合。~联系。~地团结在一起。 2.多而连续不断:枪声十分~。~的雨点。

12、[密度]mì dù

1.疏密的程度:人口~。果树的~不宜太大。 2.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的比值,即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单位是克/厘米3。

13、[精密]jīng mì

精确细密:~仪器。~的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14、[加密]jiā mì

对语言、数据或图像信息进行编码以使信息安全保密。信息的授权接收者可通过约定的解码方式接收到对方发送的信息。

15、[解密]jiě mì

1.解除对某种事物(如文件、档案等)的保密规定,允许对外公布。 2.电子计算机操作中给加密过的信息除去密码,使其还原成加密前的状态,可以直接读取。

16、[机密]jī mì

1.重要而秘密:~文件。 2.重要而秘密的事:保守国家~。

17、[密闭]mì bì

严密封闭:门窗~。~的容器。

18、[缜密]zhěn mì

周密;细致(多指思想):文思~。~的分析。事先经过了~的研究。

19、[浓密]nóng mì

稠密(多指枝叶、烟雾、须发等)。

20、[密布]mì bù

分布得很稠密:繁星~。阴云~。

21、[细密]xì mì

1.(质地)精细仔密:布织得~。 2.不疏忽大意;仔细:对情况进行~的分析。

22、[密室]mì shì

四面严密关闭的房间;秘密的房间(指不让外人知道的地方):策划于~。

23、[泄密]xiè mì

泄露机密:防止~。

24、[绝密]jué mì

1.极端机密的:~材料。 2.密件等级的最高一级:此件属~,务必妥善保管。

25、[密林]mì lín

茂密的树林(多指大片的):~深处。

26、[致密]zhì mì

细致精密:~的网。~的观察。结构~。

27、[密探]mì tàn

做秘密侦探工作的人(多用来称对方的)。

28、[绵密]mián mì

(言行、思虑)细密周到:文思~。

29、[密谋]mì móu

秘密地计划(多指坏的):~叛变。

30、[密友]mì yǒu

友谊特别深的朋友:至亲~。

31、[疏密]shū mì

1.稀疏与稠密。 2.疏远与亲密。 3.松散与坚密。

32、[密会]mì huì

1.秘密会见。 2.秘密会议。

33、[闺密]guī mì

又称“闺蜜”,是指女性要好、亲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34、[稠密]chóu mì

多而密:人烟~。枝叶~。

35、[密实]mì shi

细密;紧密:鞋底是手工纳的,针脚很~。

36、[气密]qì mì

1.不漏(透)气,防止气体的进入或破坏作用。 2.紧密不漏气或接近不漏气。

37、[密尔]mì ěr

安静貌。

38、[密令]mì lìng

1.秘密下达命令、指令。 2.秘密下达的命令、指令。

39、[密语]mì yǔ

1.秘密的通信用语。为了保密,通常用数字、字母、某些特定词语等代替真实的通信内容。 2.秘密交谈:他俩正在低头~。

40、[枢密]shū mì

1.国家机密。唐 白居易《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洩之辜,请验跡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清 昭槤《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詔旨,不许擅入。” 2.中枢官署的统称。《北史·刘洁传》:“洁 久在枢密,恃宠自专,帝心稍不平。”唐 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太子监国于 晋阳,公留综宫朝,兼典枢密。”清 蒋士铨《桂林霜·议恤》:“持衡司礼专枢密,听履声同上金闕。” 3.专称枢密院。宋 苏轼《策略二》:“今夫天下之财,举归之司农;天下之狱,举归之廷尉;天下之兵,举归之枢密,而宰相特持其大纲,听其治要而责成焉耳。” 4.枢密使的简称。《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於是三上章坚辞枢密之位,优詔不从。”宋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二:“身见其子 肖胄 为枢密,壻 郑亿年 为资政殿大学士,仪同执政。”参见“枢密使”。

近义词

1、[]chóu

1.多而密:人~地窄。 2.浓:~粥。

反义词

1、[]shū

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导。~浚。 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林。~星。 3.关系远;不亲近:~远。亲~。 4.不熟悉;不熟练:生~。荒~。 5.疏忽:~于防范。 6.空虚:志大才~。 7.分散;使从密变稀:~散。仗义~财。 8.姓。 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奏~。 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2、[]xī

1.同“希”:~少。~见。 2.事物之间不紧密,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疏。庄稼种得太密和太~都不好。 3.含水分多,浓度小:~盐酸。~饭。

相关字词

密的反义词 密的近义词 密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密能组什么词
  • 密能组什么词语
  • 密可以组什么词
  • 密可以组什么词语
  • 密字可以组什么词
  • 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密字能组什么词
  • 密字能组什么词语
  • 密字开头的成语
  • 密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