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拼音
mèng笔顺
㇇ 亅 一 丨 𠃍 丨 丨 一上窄下宽。“子”稍小。“皿”竖画间距均匀,边竖稍向中斜,下横宜长。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mèng的字 拼音为meng的字基础解释
1.指农历一季的第一个月。 2.旧时在兄弟姐妹排行的次序里代表最大的。 3.姓。详细解释
〈形〉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同本义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 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孟,始也。——《广雅》
孟春之月。——《礼记·月令》
摄提贞于孟陬兮。——《楚辞·离骚》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曹操《步出夏门行》
又如:孟月(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孟享(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
假借为“猛”。威猛
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管子·任法》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孟-中華語文大辭典孟ㄇㄥˋmènɡ1.古時稱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2.每個季節開始的第一個月。[例]〜夏∣〜冬。3.指孟子(孟軻)或《孟子》。[例]孔〜∣《論〜》。4.〈書〉魯莽的;誇大的。[例]〜浪∣高言〜行。5.姓。
孟-漢語大字典孟
《説文》:“孟,長也。从子,皿聲。ࡥ/܌古文孟。”商承祚《説文中之古文考》按:“(ࡥ/܉古文‘保’如此作,則此非‘孟’字可知。”
mèng 《廣韻》莫更切,去映明。陽部。
(1)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大的,也称伯。《方言》卷十二:“孟,姊也。”《説文·子部》:“孟,長也。”《書·康誥》:“孟侯。”孔傳:“孟,長也。”《左傳·隱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孔穎達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長也。”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向胡命子名》:“胡衛道三子:孟曰寬,仲曰定,季曰宕,蓋悉從宀。”
(2)始,指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玉篇·子部》:“孟,始也。”《楚辭·離騷》:“攝提貞于孟陬兮。”王逸注:“孟,始也。”《逸周書·周月》:“凡四時成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唐李白《出自薊北門行》:“孟冬風沙緊,旌旗颯凋傷。”
(3)勉力,努力。《爾雅·釋詁上》:“孟,勉也。”《文選·班固〈幽通賦〉》:“盍孟晋以迨羣兮。”李善注引曹大家曰:“孟,勉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人心进化,孟晋不已。”
(4)子。《玉篇·子部》:“孟,子也。”
(5)孟轲的简称。《論衡·本性》:“董仲舒覽孫、孟之書。”《宋史·文天祥傳》:“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紅樓夢》第二回:“堯、舜、禹、湯、文、武、周、召、孔、孟、董、韓、周、程、朱、張,皆應運而生者。”又为《孟子》一书的简称。宋朱熹《大學章句》:“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
(6)狼尾草。《爾雅·釋草》:“孟,狼尾。”邢昺疏:“草似茅者,一名孟,一名狼尾。”
(7)网。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左朋擊毬子過門入孟為勝,右朋向前争占,不令入孟;互相追逐。”
(8)方言。不好。宋張唐英《蜀檮杌》:“衍嘗幸其第,于壁上書‘孟’字以戲之。蓋蜀中以‘孟’字為不佳故也。”
(9)通“猛(měng)”。勇猛。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孟,叚借為猛。”《管子·任法》:“奇術技藝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過其情。”郭沫若等集校:“張文虎云:‘孟’疑‘猛’之借字。”《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稱》:“虎狼為孟可揗。”
(10)通“萌(méng)”。民。宾孟,战国时期的遊士说客。《荀子·解蔽》:“昔賓孟之蔽者,亂家是也。”王先謙集解引俞樾曰:“孟當讀萌。孟與明,古音相近,故孟可為萌。”
⑪古州名。唐会昌三年置,治今河南省孟州市。
⑫旧县名。明洪武十年置。1996年改设孟州市。
⑬姓。《廣韻·映韻》:“孟,姓。出平昌、武威二望,本自周公、魯桓公之子,仲孫之胤。仲孫為三桓之孟,故曰孟氏。”《通志·氏族略四》:“孟氏,姬姓。魯桓公子慶父之後也。又衛有公孟縶之後,亦曰孟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èng
1、[孟子]mèng zǐ
1.(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为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他把孔子的“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法先王”,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实行仁政,宣扬天生“性善”的人性论。其主要思想言论载于《孟子》一书中。 2.书名。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的门徒编纂,共七篇。文笔从容流畅,长于比喻辩论,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2、[孟津]mèng jīn
1.地名。在河南西北部。 2.古渡口名。在今河南孟州南黄河南岸。相传周武王伐纣与诸侯会师于孟津。 3.古关名。东汉中平元年(184)在孟津东北置关,是洛阳附近的八关之一。
3、[孟门]mèng mén
1.古山名。在今 河南 辉县 西。春秋 时为 晋国 要隘。《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 遂伐 晋,取 朝歌,为二队,入 孟门,登 太行。”杜预 注:“孟门,晋 隘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殷紂 之国,左 孟门,右 太行。”唐 长孙佐辅《对镜吟》:“开帘览镜悲难语,对面相看 孟门 阻。” 2.古山名。在 陕西 宜川 东北、山西 吉县 西,绵亘 黄河 两岸,又称 龙门 上口。《山海经·北山经》:“孟门 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堊,多涅石。”郭璞 注引《尸子》:“龙门 未闢,吕梁 未凿,河 出於 孟门 之上。”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孟门,即 龙门 之上口也。实谓 黄河 之巨阨,兼 孟津 之名矣。”
4、[亚孟]yà mèng
见“亚门”。
5、[姜孟]jiāng mèng
敬姜 和 孟母 的并称。一为 春秋 时 鲁 大夫 公父歜 之母,一为 孟轲 之母。
6、[孟诸]mèng zhū
亦作“孟猪”。亦作“孟瀦”。古泽薮名。在今 河南 商丘 东北、虞城 西北。《书·禹贡》:“导 菏泽,被 孟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余赐女孟诸之麋。”杜预 注:“孟诸,宋 泽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浮 渤澥,游 孟诸。”张守节 正义:“《周礼·职方氏》:‘青州 藪曰 望诸。’郑玄 云:‘望诸,孟瀦 也。’”唐 高适《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宋 苏轼《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谁怜寂寞 高常侍,老去狂歌忆 孟诸。”清 劳伯言《书愤》诗之二:“石填沧海殊 精卫,敌纵邻封作 孟猪。”
7、[孟飨]mèng xiǎng
见“孟享”。
8、[施孟]shī mèng
汉《易》学家 施雠、孟喜 的并称。
9、[桓孟]huán mèng
汉 鲍宣 妻 桓少君 和 梁鸿 妻 孟光 的并称。旧时并视为贤妻的典范。
10、[邹孟]zōu mèng
孟子 为 邹 人,故称。
11、[韩孟]hán mèng
唐 文学家 韩愈 和 孟郊 的并称。两人诗风相近,并多联句之作,工力相敌,故后人论诗,常 韩 孟 并举。
12、[孟说]mèng shuō
即 孟贲。
13、[孟极]mèng jí
传说中的兽名。
14、[孙孟]sūn mèng
荀况 与 孟轲 的并称。皆为 战国 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15、[孟鸟]mèng niǎo
传说中的鸟名。
16、[孟戏]mèng xì
古代传说中驯养百禽的人物。
17、[浪孟]làng mèng
失意貌。
18、[论孟]lùn mèng
《论语》和《孟子》的并称。
19、[孟晋]mèng jìn
努力进取;进取。
20、[孟渚]mèng zhǔ
孟渚又作望诸、盟诸、明都。
21、[孟邻]mèng lín
孟母 的邻居。借指好邻居。
22、[主孟]zhǔ mèng
晋 大夫 里克 之妻。
23、[孟侯]mèng hòu
诸侯之长。
24、[孟享]mèng xiǎng
亦作“孟饗”。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宋 吴自牧《梦粱录·七月》:“七月孟秋,例於上旬内车驾诣 景灵宫,行孟享之礼。”宋 周密《武林旧事·大礼》:“黎明,上御玉輅,从以四輅,导以驯象,千官百司,法驾仪仗,锦绣杂遝,盖十倍孟饗之数。”
25、[孟槐]mèng huái
传说中的兽名。
26、[孟猪]mèng zhū
见“孟诸”。
27、[孟庑]mèng wǔ
东汉 孟光 因与其夫 梁鸿 入 吴,曾依居于别人庑下,故称。
28、[孟亭]mèng tíng
亭名。在今 湖北省 钟祥 县境内。
29、[孟常]mèng cháng
即 孟尝。
30、[孟娵]mèng jū
古代美女名。
31、[孟竹]mèng zhú
见“孟宗竹”。
32、[孟韩]mèng hán
孟子 与 韩愈 的并称。
33、[孟艺]mèng yì
明 清 科举考试首场所作的第一篇制艺文。又称“首艺”。
34、[春孟]chūn mèng
孟春;春初。
35、[孟荀]mèng xún
1.孟子和荀子。分别为战国时期儒家两大学派的代表,故常并称。 2.指《孟子》和《荀子》二书。
36、[孟织]mèng zhī
指 孟母 断织教子事。
37、[孟乐]mèng lè
孟子 所说的人生三件乐事。
38、[秋孟]qiū mèng
即孟秋。指农历七月。
39、[孟姥]mèng lǎo
传说中的船神名。
40、[宾孟]bīn mèng
见“宾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