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拼音
sūn笔顺
㇇ 亅 ㇀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sūn的字 拼音为sun的字基础解释
1.儿子的儿子。2.跟孙子同辈的亲属。3.孙子以后的各代。4.植物再生成孳生的。5.姓。详细解释
〈名〉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孫,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红楼梦》
又如:外孙,侄孙;孙婿(儿子的女婿)
泛指后代子孙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孙息(子孙);孙子(子孙后代);孙男弟女(泛指晚辈)
脉络的细小分支
顾闻孙络谿谷。——《素问·气穴论》。注:“小络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
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孙竹之管。——《周礼·大司乐》。注:“孙枝根之未生者。”
又如:孙竹(竹根末端生出的新枝);孙枝(树木旁枝所生的新枝)
姓
1. 孙 [sūn]
- 孙 [sūn]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孫,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红楼梦》
又如:外孙,侄孙;孙婿(儿子的女婿)
泛指后代子孙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孙息(子孙);孙子(子孙后代);孙男弟女(泛指晚辈)
脉络的细小分支
顾闻孙络谿谷。——《素问·气穴论》。注:“小络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
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孙竹之管。——《周礼·大司乐》。注:“孙枝根之未生者。”
又如:孙竹(竹根末端生出的新枝);孙枝(树木旁枝所生的新枝)
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孙孙-汉语大词典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等他中了举人,中了进士,点了翰林,你两个再一个人给我们抱上两个孙孙。”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我替你告诉,先告诉表嫂,她想着要抱孙孙,就不会待你那样了。”
同: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ūn
1、[儿孙]ér sūn
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满堂。
2、[子孙]zǐ sūn
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万代。不肖~。炎黄~。
3、[王孙]wáng sūn
封王者的子孙,也泛指一般贵族的子孙:~公子。
4、[侄孙]zhí sūn
弟兄的孙子。
5、[外孙]wài sūn
女儿的儿子。
6、[玄孙]xuán sūn
曾孙的儿子。
7、[子子孙孙]zǐ zǐ sūn sūn
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8、[孙子]sūn zǐ
〈名〉即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9、[孙女]sūn nǚ
〈名〉也说孙女儿,儿子的女儿。
10、[嫡孙]dí sūn
嫡长孙。《陈书·吴兴王陈胤传》:“吴兴王胤 字 承业,后主 长子也……时 后主 年长,未有胤嗣,高宗 因命以为嫡孙。”
11、[重孙]chóng sūn
孙子的儿子。也叫重孙子(chóngsūn·zi)。
12、[徒孙]tú sūn
徒弟的徒弟:徒子~。
13、[龙孙]lóng sūn
1.骏马名。 2.称帝王的后裔。 3.《魏书·王慧龙传》:“﹝王慧龙﹞幼聪慧,愉以为诸孙之龙,故名焉。”后因以“龙孙”敬称他人之孙。 4.笋的别称。 5.指新竹。 6.泛指竹。 7.竹的一种。生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 8.指小竹。 9.指红色的蜻蜓。
14、[龟孙]guī sūn
见“龟孙子”。
15、[从孙]cóng sūn
兄弟的孙子。
16、[苍孙]cāng sūn
就是上了岁数的爷们儿。其实这个词在北京话里早就有了,只不过随着《非诚勿扰2》的预告宣传片中冯小刚说的一句话:“我和王朔俩苍孙把迷恋、向往的生活也放入了电影中”而让它渐渐火了起来。估计把“苍孙”这个词带入到电影《非诚勿扰2》是王朔这北京“顽主”的主意。
17、[哀孙]āi sūn
祖父母死时作丧主的孙子的自称。
18、[只孙]zhī sūn
亦作“只逊”。蒙语jisun(颜色)音译。
19、[稻孙]dào sūn
刈稻后,其根得雨再生馀穗,谓之“稻孙”。
20、[孙让]sūn ràng
辞让。孙,通“逊”。《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公孙于 齐”晋 杜预 注:“讳奔,故曰孙,若自孙让而去位者。”《春秋·庄公元年》“夫人孙于 齐”唐 孔颖达 疏:“昔 帝尧 孙位,以让 虞舜;故假彼美事而为之名,犹孙让而去。”
21、[族孙]zú sūn
同族兄弟的孙子。
22、[耳孙]ěr sūn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耳孙者,玄孙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又引 李斐 曰:“耳孙,曾孙也。”又引 晋灼 曰:“耳孙,玄孙之曾孙也。”颜师古 注:“耳孙,诸説不同。据《平纪》及《诸侯王表》,説 梁孝王 玄孙之耳孙。耳音仍……据《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则与 晋 説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按,《类篇·耳部》:“昆孙之子为耳孙。”后多以“耳孙”泛指远代子孙。
23、[宗孙]zōng sūn
同族的孙辈。
24、[太孙]tài sūn
1.皇帝的长孙。 2.后世帝王往往在太子死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如南朝齐武帝孙郁林王、明太祖孙惠帝,皆以父死立为皇太孙。
25、[枝孙]zhī sūn
支庶后裔。
26、[蚟孙]wáng sūn
蟋蟀。
27、[宫孙]gōng sūn
复姓。
28、[桐孙]tóng sūn
1.桐树新生的小枝。 2.指琴。
29、[禹孙]yǔ sūn
药草名。泽泻的别称。
30、[谋孙]móu sūn
为子孙后代打算。
31、[孙竹]sūn zhú
词语解释孙竹ㄙㄨㄣ ㄓㄨˊ竹根末端生出的竹枝。周礼.春官.大司乐:「孙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宋.王安石.乌塘诗:「篱落生孙竹,门庭上女萝。」
32、[文孙]wén sūn
指 周文王 之孙。
33、[裔孙]yì sūn
指远代子孙。
34、[系孙]xì sūn
远世子孙。《旧唐书·柳宗元传》:“柳宗元 字 子厚。后魏 侍中 济阴公 之系孙。”《旧五代史·僭伪传·王审知》引《五代史补》:“唐 光啟 中,烂柯 道士 徐景玄,因於坛东北隅取土,获其词,曰:‘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不满一千年,自有系孙列。’”
35、[鸦孙]yā sūn
雏鸦。
36、[天孙]tiān sūn
1.星名。即织女星。 2.指传说中巧于织造的仙女。 3.泰山的别名。
37、[犹孙]yóu sūn
侄孙或侄孙女。
38、[昆孙]kūn sūn
1.兄之孙。《左传·昭公十六年》:“孔张,君之昆孙 子孔 之后也。”杜预 注:“昆,兄也。子孔,郑襄公 兄,孔张 之祖父。” 2.远孙的统称。清 梁章鉅《称谓录·元孙》:“昆孙又为远孙之统称。”
39、[庶孙]shù sūn
庶出之孙。嫡子之子当嫡子在世时也为庶孙。
40、[遗孙]yí sūn
1.指死者遗留下的孙儿。《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有遗孙一人,史皇孙 子,王夫人 男,年十八即尊位,是为 孝宣帝。”《魏书·许谦传》:“代 主初崩,臣子亡叛,遗孙冲幼,莫相辅立。”明 何景明《诰封太淑人倪氏墓志铭》:“乃躬操门户,苦织纺,怀其遗孙。” 2.泛指后裔、后代。汉 蔡邕《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邈矣遗孙,用怀多福。”《魏书·阳固传》:“赖先后之醇德兮,乃保护其遗孙。”宋 苏辙《王君贶宣徽挽词》之一:“遗孙依旧德,故吏满诸方。” 3.谓遗福子孙。明 冯梦龙《邯郸梦·卢生证道》:“你可也有福力开了头,崔氏 宅夫荣妻贵,无业障塌了脚 唐 家地荫子遗孙。”
近义词
反义词
sūn
1、[祖]zǔ
1.祖父,称父亲的父亲,也用来称祖父一辈的亲属:~孙三代。外~。 2.祖宗。泛指祖父以上的先代:高~。远~。 3.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鼻~。~师爷。
xùn
1、[祖]zǔ
1.祖父,称父亲的父亲,也用来称祖父一辈的亲属:~孙三代。外~。 2.祖宗。泛指祖父以上的先代:高~。远~。 3.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鼻~。~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