壴
拼音
zhù笔顺
一 丨 一 丨 𠃍 一 丶 丿 一同音字
拼音为zhù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基础解释
1.陈列乐器。 2.姓。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壴-中華語文大辭典壴ㄓㄨˋzhù1.〈書〉陳列樂器。2.〈書〉鼓架。3.姓。
壴-中華大字典1、壴讀音:腫庾切,音主,麌韻。釋文:
❶陳樂立而上見也。从屮豆。見《說文壴部》。《段注》:豆者、豎也。豎、堅立也。豆有骹而直立。故侸豎从豆。~亦从豆。屮者。上見之狀也。草木初生。則見其顚。故从屮。
❷借作豎立之豎。見《韻寶》。
2、壴讀音:株遇切,音駐,遇韻。腫庾切,音主,冡庾切,音主,冢庾切,音柱,上主切,麌韻。釋文:本作汸。《說文汸部》:汸。陳樂立而上見也。从屮豆。《段注》:謂凡樂器有玙者䜿之。其顚上出。可望見。如詩禮所謂崇牙。
3、汸釋文:壴本字。見《說文汸部》。
4、豎讀音:上主切,音裋,麌韻。釋文:
❶堅立也。見《說文臤部》。《段注》:堅立謂堅固立之也。~與尌音義同。而~从臤。故知爲堅立。
〔按各本作䜿立。繫傳曰、豆器。故爲~立。通訓定聲以爲誤也〕。
❷縱也。《楞嚴經》:人天本~。畜生本橫。
❸直也。見《字彙》。
❹貞也。見《韻會》。
❺猶小也。見《文選江淹雜體詩注》。
❻小使也。《淮南人間》:~陽穀奉酒而進之。
❼掌通內外者。《左僖二十八年傳》:曹伯之~侯獳。
❽僮僕之偁。《史記酈生傳》:沛公罵曰。~孺。
〔按後漢王允傳注云。~者言賤劣如僮~。据此。則官~亦此義〕。
❾未冠者之官名。《周禮天官序官》:內~。
〔按段玉裁云。未冠者才能自立。故名之~。因以爲官名。~之言孺也〕。
❿~褐。小襦也。《史記秦始皇紀》:寒者利~褐。
〔又〕:僮~之褐。亦短褐也。《荀子大略》:衣則~褐不完。
〔按朱駿聲曰。~褐有兩說。其實借爲裋字。史記孟嘗君傳。而士不得裋褐。索隱。~褐、謂褐衣而~裁之。以其省而便事也〕。
⓫姓也。鄭大夫~柎。齊~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