壜
拼音
tán笔顺
一 丨 ㇀ 丨 𠃍 一 一 一 丶 ㇇ 丨 丶 丶 丶 丶 一 一 𠃋 丶同音字
拼音为tán的字 拼音为tan的字基础解释
同“坛”。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壜-中華大字典1、壜讀音:徒南切,音覃,覃韻。釋文:甒屬。見《玉篇》。
2、罎讀音:徒南切,音覃,覃韻。釋文:壜或字。《集韻》:壜。甒屬。或作~。
1、壜讀音:徒南切,音覃,覃韻。釋文:甒屬。見《玉篇》。
2、壇讀音:唐干切,音彈,寒韻。釋文:
❶祭壇場也。見《說文》。
〔按漢書文帝紀。其廣增諸祀~場珪幣。師古曰。築土爲~。除地爲場。段注引此。以爲~場必連言之。宋本作祭場也。無~字。非是〕。
❷楚人謂中庭曰~。見〔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字注〕。
❸國君朝會亦設~。《左襄二十八年傳》:鄭伯如楚。舍不爲~。子產曰、大適小則爲~。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作~。
❹拜大將軍亦設~。《漢書高帝紀》:於是漢王齊戒設~場。拜韓信爲大將軍。
❺古者盟誓亦立~。《禮記雜記》:孔子出魯東門。過故杏~曰。茲臧文仲盟誓之~也。
❻或作䄠。《漢書禮樂志》:帝臨中~。
〔注〕:~、字或作䄠。讀亦曰~。字加字者。神靈之耳。
❼別作䃪。詳墠字。
3、壇讀音:徒案切,音但,翰韻。釋文:
❶~曼。平博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案衍~曼。
❷通憚。《周禮大司馬》:暴內陵外則~之。《大夫注》:~、讀從憚之以威之憚。
4、壇讀音:時戰切,音繕,霰韻。上演切,音善,銑韻。釋文:同墠。《周禮大司馬》:暴內陵外則~之。《司農注》:~、讀如同墠之墠。謂置之空墠以出其君。
〔按詩東門之墠。毛本作~。亦一證也〕。
5、埮讀音:吐濫切,音倓,勘韻。釋文:壏~。地平而長。見《集韻》。
6、埮讀音:徒甘切,音談,覃韻。釋文:甒屬。俗作壜。見《正字通》。
7、墰讀音:徒南切,音覃,覃韻。釋文:同壜。甒屬。見《類篇》。
8、昞讀音:徒南切,音覃,覃韻。釋文:
❶甒屬。見《類篇》。
❷酒器。見《字彙》。
❸壜或字。見《集韻》。
9、罎讀音:徒南切,音覃,覃韻。釋文:壜或字。《集韻》:壜。甒屬。或作~。
10、墵釋文:同壜。見《篇海類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án
1、[酒壜]jiǔ tán
见“酒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