壒
拼音
ài笔顺
一 丨 ㇀ 一 丨 丨 一 丨 一 𠃋 丶 丨 𠃍 丨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ài的字 拼音为ai的字基础解释
尘埃。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壒-中華大字典1、壒讀音:於蓋切,音藹,丘蓋切,音嘅,泰韻。釋文:
❶塵也。見《說文新坿》。
❷同堨。《文選班固賦》:軼埃堨之混濁。
〔注〕:堨、與~同。
2、鳲釋文:同壒。~村。地名。見《黃淳父集》。
3、堨讀音:巨列切,音傑,屑韻。釋文:壁間蠎也。見《說文》。《段注》:蠎者、壁際也。壁際者壁之釁也。亦曰~。此古義也。今義堰也。讀同壅遏。後人所用俗字也。
4、堨讀音:阿葛切,音遏,曷韻。巨列切,音傑,屑韻。釋文:堰也。《魏志劉馥傳》:治芍陂屑茹阪匕門吳塘諸~。以溉稻田。
5、堨讀音:於蓋切,音藹,泰韻。釋文:
❶靑土謂之~。見《集韻》。
❷埃也。《淮南兵略》:揚塵起~。
壒
【丑集中】【土字部】 壒
★【廣韻】【集韻】【正韻】𠀤於蓋切,音藹。塵合也。【班固·西都賦】軼埃壒之混濁。【韓愈·秋雨聯句】幽泥化輕壒。
◎又不壒水。【丹陽志】秣陵蔣山有八功德水,一淸,二泠,三香,四柔,五甘,六淨,七不壒,八蠲疴。
★又【集韻】丘蓋切,音嘅。義同。 【六書故】省作𡎌。俗作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ài
1、[尘壒]chén ài
飞扬的灰土。亦喻指尘世;尘俗。宋 苏辙《御风辞》:“天地肃然,尘壒皆尽。”宋 赵抃《题周敦颐濂溪书堂》诗:“清深远城市,洁浄去尘壒。”明 李东阳《和萧封君凤仪遗诗四十韵》:“东吴 有 萧子,结髮称奇男。昂霄出尘壒,气与虹蜺参。”清 姚鼐《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为文,高言洁韵,远出尘壒之外。”王旡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以鸿冥蝉蜕於尘壒之外,见浊世之不可一日居。”
2、[骑壒]qí ài
战马掀起的尘埃。喻战争气氛。
3、[昏壒]hūn ài
阴暗的飞尘。比喻动乱。
4、[埃壒]āi ài
犹尘土。
5、[轻壒]qīng ài
微尘。
6、[浮壒]fú ài
飞扬的灰尘。
7、[烟壒]yān ài
亦作“烟壒”。烟雾尘埃。
8、[涓壒]juān ài
涓埃。喻微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