墰
拼音
tán笔顺
一 丨 ㇀ 一 丨 𠃍 丨 丨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tán的字 拼音为tan的字基础解释
同“壜”。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墰-中華大字典1、墰讀音:徒南切,音覃,覃韻。釋文:同壜。甒屬。見《類篇》。
2、壜讀音:徒南切,音覃,覃韻。釋文:甒屬。見《玉篇》。
1、墰讀音:北角切,邦入聲,覺韻。釋文:剝或字。《說文》:剝或从卜。
〔按集韻。一作獝。或作汣〕。
2、獝釋文:俗剝字。見《正字通》。
3、剝讀音:北角切,音駁,覺韻。釋文:
❶裂也。从刀彔。、彔刻也。一曰。~割也。見《說文》。
❷離也。脫也。見《廣雅釋詁》。
❸殺牲體解也。《詩楚茨》:或~或烹。
❹去表皮也。《周禮柞氏》:冬日至。令~陰木而水之。
❺猶裸也。《禮記檀弓》:喪不~奠也與。
❻削也。《詩信南山》:是~是菹。
❼畜也。《大戴禮夏小正》:八月~瓜。《傳》:~瓜、畜瓜之時也。
❽傷害也。《書泰誓》:~喪元良。
❾落也。《易剝彖鄭注》:萬物零落。故謂之~也。
❿爛也。見《易雜卦》。
⓫小人道長之謂。見《易兌》:孚于~。
⓬猶亂也。《後漢董卓傳》:董卓初以虓闞之情。因遭崩~之勢。
⓭卦名。坤上艮下。《易大象》:山附於地。~。
⓮切~。猶割也。《楚辭九思》:怫鬱兮肝切~。
⓯~脫。謂刮去其生澀也。《荀子彊國》:然而不~脫不砥礪。
⓰蹇~。時不利也。《定命錄》:命多蹇~。
⓱~奪。猶云除去也。如云~奪公權。
4、剝讀音:普木切,音璞,屋韻。釋文:
❶擊也。《詩七月》:八月~棗。
❷取也。見〔大戴禮夏小正~棗傳〕。
5、耞釋文:同剝。見《集韻》。
6、汣釋文:同墰。見《康熙字典引韻會》。